看好门、管好人,保险业拉响非法集资防控警报

2019-03-25 22:29:4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黄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在非法集资由传统生产领域渐向投资理财领域延伸的大背景下,监管部门的地毯式排查行动一直在持续。

  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为摸清非法集资风险底数,遏制案件高发势头,监管部门计划于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组织开展保险机构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

  这是针对保险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开展的一次全面体检。而随着监管防范和打击力度的不断深入,借保险进行非法集资的手段伎俩被公布于众,并产生了一定的警示教育及威慑作用。同时,也给整个行业和保险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警示。

  严查8小时外兼职

  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业非法集资案件风险目前整体可控。

  不过,近年来在非法集资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保险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这次“全面体检”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

  此次摸底主要包括“保险机构自查+监管部门排查”,重点关于以下几方面:

  从业人员是否涉足非法集资活动,比如从业人员私自代客投资理财,推介、销售非本机构销售的理财产品等;

  机构是否为非法集资提供服务或便利;是否存在外部传染风险隐患,主要指外部公司假借保险机构名义,利用机构信用误导欺骗投资者,实施非法集资活动。

  据了解,其实近年来各地保险市场都展开过反非法集资轮动式检查,重点关注保险机构营销员群体参与非法集资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涉案的从业人员通常游离于“8小时之外”,兼职参与社会非法集资。他们主要采取代销第三方理财产品,或参股创办投资类公司、网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形式,涉及多个主体、多类法律关系。

  这些兼职人员甚至还在保险客户身上打起了主意,采用非法手段套取处于正常期的保单资金。

  比如,少数从事过或正在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从业人员,借口送礼品或进行保单升级,引诱消费者退保后“升级”购买第三方理财产品;又如,承诺第三方理财产品高收益,劝说保险消费者进行保单质押,将质押贷款作为投资款投入第三方理财平台。

  “类互助”扩张带来新挑战

  保险从业人员兼职引发案件的风险不容忽视,而“类互助保险机构”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全新的监管挑战。

  根据此前监管调查,外部传染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如有外部公司谎称与保险机构合作开发理财产品;偷换投保的险种概念或夸大保险责任,或直接伪造保险协议,利用保险为非法集资“增信”;以筹建相互保险公司、互助计划等幌子,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集资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蓬勃发展,一些打着“互助保险”旗帜的机构或组织悄悄冒出,在微信圈等互联网沟通平台上引发关注。但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只能算作是“类互助保险机构或组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互助型保险公司。

  虽然与保险业正规的相互保险形式类似,但这些机构或组织未经保险监管部门批设。这些基于网络平台推出的互助计划,由于产品购买门槛低、可复制性强,极易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会员,集聚大量资金。

  业内人士提醒,这些相关互助机构或组织一旦卷资出逃或者虚构保障对象,极可能演变为非法集资案件。

  健全长效机制

  除了自上而下的风险排查外,如何从源头上避免非法集资事件的发生?

  当务之急就是防微杜渐,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通过化解潜在的非法集资案件风险构建风险防线,做到防患于未然。

  业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在此次排查行动中要求,各保险机构在“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的同时,要进一步落实监测预警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资金异动监测分析工作的覆盖面、精准度和实效性,确保监测到位、预警及时。

  据了解,各级监管部门或将相关履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内容,与监管评级、准入、监管问责等挂钩,切实推动保险机构监测防控非法集资工作深入开展。并以此次排查行动为契机,查找问题,举一反三,着力弥补制度短板,健全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考核问责等长效机制。

  对消费者而言,则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切勿轻信高收益,在购买产品前做足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