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上海样本” 酝酿建立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

2016-09-27 14:01:02 来源:人民网 作者:

  三年来,政府部门推出了哪些改革创新举措?企业和市场反映如何?近未来自贸区将走向何方?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总结回顾自贸区三年的一路印迹,共同展望自贸区美好未来。

  “2016年,自由贸易账户首次出现同业拆借负利率现象,这表明自由贸易账户高度接轨国际经济、灵敏反映了市场价格变化,境外央行负利率政策已传导至我国。”

  日前,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获悉,截至2016年6月底,企业通过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获得的本外币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5681亿元,人民币平均利率为4.12%,累计发生本外币兑换业务折合人民币7551亿元。

  2014年6月18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精神,为了构建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央行上海总部正式启动试验区分账核算管理下的自由贸易账户业务。

  近日,中国央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副主任施琍娅告诉记者:“作为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基础设施,自由贸易账户启动以来运行平稳,服务实体经济的效应不断凸显。”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已有45家金融机构提供自由贸易账户相关金融服务。其中,中外资银行37家、财务公司4家、证券公司2家,市场基础设施机构2家。

  “全市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可通过间接参与模式开展自由贸易账户相关业务。” 施琍娅说。据了解,已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5.5万个,办理跨境结算折合人民币6.7万亿元,服务2.5万家境内外企业。

  施琍娅向记者介绍:“目前,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已实现了‘惠实体’、‘促改革’和‘防风险’三大主要功能。”

  在“惠实体”方面,自由贸易账户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的金融服务,有效地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结算效率,节约了账户管理成本,使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促改革”方面,自由贸易账户搭建的“电子围网”,为自贸试验区率先推进金融重点领域的改革营造了风险可控的环境。

  “防风险”方面,通过分账核算管理,全方位构建了在上海率先开展可兑换试点的金融安全网,有效防范了金融开放过程中跨境资金流动对境内市场的冲击风险,支持了试验区相关金融及要素市场的对外开放。

  “下一步,将继续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研究具体措施,全面拓展自由贸易账户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外币一体化功能。” 施琍娅透露。

  2014年2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发布《外汇管理支持试验区建设实施细则》,上海自贸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10月底,上海“金改40条”颁布后,并于年底颁布第一个实施细则。“这些措施的落地和实施发挥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自贸区各项外汇创新业务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统筹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改革需求。”施琍娅表示。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如何建好防火墙?施琍娅这样告诉记者:“金融领域最难啃的硬骨头是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进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改革。”

  显然,对金融风险的考虑是设计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落地方案的核心内容。数据显示,经过三年来的探索和目前上海自贸区向全国复制推广了二十余项金融改革创新成果。

  其中,央行和外汇部门已经把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十六项金融制度推广至其他自贸区和全国,涉及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外汇管理和支付结算五大方面。

  记者获悉,银监会已将简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高管准入等四项制度在国内其他三个自贸区不同程度地复制推广。保监会已将保险业简政放权、鼓励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等政策复制推广至国内其他三个自贸区。

  央行方面表示,上海自贸区摸索出的各项金融改革操作模式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了“上海样本”,也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全国金融改革“试验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