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17年经济发展动向

2016-12-17 07:39:4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苑 王雪青等

  带来意外和波动的“黑天鹅”事件频繁造成利空冲击之际,建设性的信号和力量格外为市场所渴望。刚刚在北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传递了这种稀缺的正能量。

  本次会议上,中国决策层释放出“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等诸多重要信号,让外界看到了中国清晰的改革路径、稳健的施政风格和与世界共赢的开放胸怀。联系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逆势上行的良好发展态势,这次会议彰显出中国改革方略日趋纯熟,改革前景和发展红利分外引人瞩目。

  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风险强化,却仍旧实现企稳回升、逆势上行,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既得益于中国政府以适当的财金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也有赖于决策者精准把握改革力度和节奏,采取审慎的防风险措施,妥善处理“稳”与“进”的关系。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最新的改革方略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透过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们看到,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将加速结构性变革,有效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显著增益世界经济再平衡,为全球改革蓝图点染分外耀目的亮色。(新华)

  财政政策

  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

  有力更“有效”

  原文: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解读:

  相较于去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的提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

  多位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措辞的变化说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调未变,但更强调政策的落地。

  事实上,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效”已不是第一次提出,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提前释放出信号,提出“要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提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如何使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预算主要用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在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看来,2017年是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亮点之一就是降税减费。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才能激发企业活力,最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蒋震对记者表示。

  会议提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

  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被认为是降成本组合拳中的第一招。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制度性交易成本种类繁多、弹性较大,还暗藏着“灰色地带”,正成为当前企业的最大困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就曾指出,系统性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渡过难关、争取中国经济更好未来的关键所在。

  在保障民生兜底方面,今年以来,在财政收入承压的背景下,财政支出一直快速增长,其投向主要就是民生领域。

  蒋震表示,2017年在结构安排上将优先保民生,从而尽可能减少经济放缓对民生的影响。

  国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

  将成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

  原文:

  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

  解读: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记者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成为2017年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和突破口。其中,垄断领域混改此前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对整个混改乃至国企改革有着牵引作用,而攻坚就在这两年。“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这十六个字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

  对明年混改工作的要求,“实质性步伐”是一大关键词。目前,混改处于“国企想迈迈不开、民资想进进不了”的状态,这种局面要改变。发改委11月表示,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已选择了七个企业或项目,开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目前,企业的改革方案已经都拿出来了,2017年将是混改落地之年。预计,垄断领域会最先在销售端和新增板块引入社会资本参股或合营。

  与混改相辅相成的是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本次会议在加强产权保护部分重点提出,“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意在呵护民资和外资的积极性。当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社会资本不知道向哪里去。长期以来,对非公有制产权的保护落后于对公有制产权的保护,影响民间投资积极性。本次会议提出要“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意味着近几年社会反响较大的、疑点较多的案件,将有望在近期得到复查或纠正。这也是让社会资本吃一颗定心丸,鼓励其参与混合所有制,将对混改有益。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兼并重组一直是国企改革的热点话题,相比之下,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关注较少,但国企缺乏活力与灵活高效运营机制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本次会议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部分,将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放在了最前面,作出突出要求,这一点需要重视。

  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

  更趋中性

  原文: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解读:

  在货币政策的定性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强调要保持“稳健”的总基调外,还强调了“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何不同?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从这个表述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同时会更趋中性,尤其是把防控资产泡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我想明年的货币环境总体而言不会太松。”

  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七次提到“泡沫”,并特别提到下一阶段可继续做好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等方面的工作。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不等于偏紧的货币政策,而意味着货币政策回归到相对正常的状态,这当中有结构调整之义,抑制资产泡沫。

  会议特别提出,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对此,伍戈分析认为:“这是意指近年来外汇占款的负增长,以往央行通过外汇占款释放基础货币的货币供应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前更多地要依靠公开市场操作和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2015年,央行共普降存款准备金率4次,其中一次降准1个百分点,降息5次。这还没有算上数次的定向降准。而2016年,央行仅在2月29日宣布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针对外汇占款下降所形成的流动性缺口,由于准备金工具的信号意义较强,更多地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提供流动性。

  会议还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对此,伍戈强调:“我认为在汇率未企稳和资产泡沫没有抑制住之前,货币政策难言大幅宽松,降准降息是比较困难的。”

  实体经济

  振兴实体经济

  将为民资带来“改革红利”

  原文: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解读:

  博览财经首席研究员李宏图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做好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过去几年,由于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造成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

  数据显示,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制造业投资增速呈现快速滑坡之势,6月份当月同比甚至出现负增长,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超此前预期。2015年,汤森路透评选出的《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里,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压美国的35家,而中国内地无一入围。

  李宏图认为,振兴实体经济的要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化解无效供给”;二是“增加有效供给”。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民间投资的参与。

  化解无效供给的路径是“淘汰落后产能”,主战场主要在“国企改革”方面。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落实,将为一直困顿的民资发展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新路径”。增加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则更需要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

  为吸引民间资本,会议特别强调“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无论是面向未来的“公平竞争”,还是解决历史问题的“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目的就是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

  李宏图认为,“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意义重大,将为民间资本带来“改革红利”。

  此外,民资“减负”也有望在2017年实现。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2017年,尽管营改增等政策性减收因素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政增收,但减税降费仍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应有之义。

  金融市场

  防控风险重要性

  更加突出

  原文:

  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解读: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这一提法是针对今年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即实体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但是金融风险则有上升的迹象。

  对于“一批风险点”、“资产泡沫”的表述,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认为,这说明中央对目前经济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经有一系列的针对措施,无论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加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发布,还是银监会表外业务监管新政的意见征求,杨跃认为,这说明社会各界所公认的诸多潜在风险领域正在得到高度关注,“下决心”的提法更是说明中央下决心进入金融风险防控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有针对深层矛盾和问题进行根本整治的魄力。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这些年,风险在股市、债市、房地产和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轮动,所以很难指明一个特定领域的风险点。但我认为埋藏得比较深的,或者说未来有可能暴露的风险,一个在直接融资领域,体现在债市的违约和企业破产风险,另一个在间接融资领域,体现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

  另外,目前金融创新非常多,跨市场、跨机构的各类业务所蕴含的风险更为广泛、隐蔽和复杂,识别和管理的难度显著加大,杨跃认为需要进行相应的顶层设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上随之转型,守好底线。

  因此,完善监管制度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会议也明确提到要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这给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埋下了伏笔。

  当然,金融市场风险与实体经济相关。曾刚说,正是因为实体经济投资机会偏少,才进一步导致资金进入资产领域,包括房地产以及金融市场,脱实向虚,并导致资产价格尤其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

  伍戈也认为,金融风险只是表象,背后还是实体企业遇到问题,所以,治标还得治本,关键要让实体企业有更好的利润增长点,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给民营企业更好的营商环境,否则金融风险不可避免。

  去产能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用市场、法治手段去产能

  原文:

  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

  解读:

  作为去产能大户,煤炭和钢铁行业在今年交出了较为亮眼的答卷。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日前表示,今年钢铁去产能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目标任务均已提前、超额完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去产能的任务可以放松。“尽管今年钢价大幅回升,但是钢铁行业的经济效益仍未有实质性恢复,仍有27%的钢企处于亏损状态,行业销售利润率微高于1%,不及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明年继续去产能的力度和决心都不能动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对记者表示。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落实到具体措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目前全国还有大量常年亏损、扭亏无望、毫无纳税贡献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在今年去产能过程中没有按照中央规定清除,接下来必须通过市场及法律的手段淘汰掉这部分产能。”原冶金部副部长、全联冶金商会原名誉主席赵喜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其估计,目前全国仍有约2000万吨左右钢铁企业僵尸产能亟待淘汰,这部分产能的全部出清将为市场留出更多空间。

  “另外,由于地方政府执行不力,还有一部分环保不过关、能耗不达标、安全质量不保障以及项目违规建设的落后产能仍待淘汰,其中包括大量‘地条钢’。”赵喜子指出,今年地方政府更多采取的是行政命令来去产能,没有完全依照法律法规淘汰,一些地方将任务下放到各级区县平均摊派,一度出现去产能不合理的情况。

  在以市场和法治手段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国家还鼓励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来化解过剩产能。

  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已经先行一步。今年,经国务院批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集团将在2016至2018年间去产能总计超过1600万吨。

  而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也在酝酿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日前透露,发改委正在研究推进煤企在上下游相关行业跨行业兼并重组的措施,支持打造跨行业、区域、所有制的企业平台。

  房地产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原文: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解读:

  虽然啤酒有一点泡沫更可口,但终究还要啤酒本身好。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不能依靠“泡沫”的推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意味着从2017年起,中国的住房市场将发生根本性改变,让住房市场回归到基本居住功能,政府会通过信贷、税收等政策对住房市场进行清楚的界定。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住房市场的种种问题,就在于全体国人、企业都把住房看作投机赚钱工具,从而让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向完全扭曲、混乱之路。可以说,如果房地产能够回归居住功能,中国房地产市场及中国经济就能真正走向健康持续发展之路。”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认为,尽管这个转变需要过程,短期内也会有些阵痛,但这个转变能够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消耗或超支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对了,中国经济自然会强大。

  国研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向记者表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这是把握2017年房地产调控的一个基本原则。即,支持自住性的购房需求,同时又要限制“炒房”。

  “从目前房地产销售、施工和新开工面积数据来看,2017年房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因此,房地产调控必须紧抓不放,严控投机购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市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住房市场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对炒房需求的遏制效果。

  实际上,“今年以来的‘一城一策’的房地产调控就是按照这一原则推进的。”张立群说,预计明年房地产市场将主要以自住需求为主,销售会保持平稳,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结构性过热也将随之消退,这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非常有利。

  2017年,中国房地产将是“稳”字当头,静待“长效机制”破冰的一年。

  “2017年房地产长效机制一定会有突破,包括税收、土地政策等。”陈晟说。

  他向记者表示:“房地产问题的实质是金融问题。”事实上,多位专家认为,2017年要防控金融风险,而最大的金融风险就是房地产泡沫风险。对此,陈晟表示,也要警惕“黑天鹅”事件,在战术上也要有所准备,防止房价大跌。在“稳定”的大前提下,2017年房价很可能呈现出“箱体振荡”,而市场更应把注意力放在“长效机制”的推出上。

  记者:

  李苑 王雪青 高翔 李雁争 周鹏峰 金嘉捷 于祥明

  编辑:

  孙放 剑鸣 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