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基金养老金投资部总经理黄兴:权益类资产是养老金投资重要资产

2017-05-12 11:43:2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王诚诚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诚诚)“中国养老金无论从制度设计、规模总量,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富国基金养老金投资部总经理黄兴今日在上海举办的“第8届富国论坛”上表示。

  黄兴称,我国和美股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相比有相似之处,但还存在很大差距。如企业年金占比过小,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目前主要靠基本养老,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此外,还存在覆盖率低,制度安排不足、税收优惠不够等特点。

  养老金统一运作的方式也存在很多弊病,“比如大家年龄结构层次差别比较大,大家风险偏好不同,对投资收益、承受风险能力有差异,统一运作选择何种投资偏好组合和产品呢?一般都是选择风险偏好最低的、临近退休的这部分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运作,这对年轻人来讲相对不合理。”

  黄兴说。 他建议,未来政府需加大税优力度,促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营、私人企业设立企业年金政策;给予受益人一定的投资选择权利,满足各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要求。

  此外,他还指出,从长远看,权益类资产是着眼于长期的养老金需要配置的重要资产,但目前因为投资限制多,考核期限较短,大大限制了养老金投资的效率。他指出,目前权益类资产投资不超过30%的上限需要提高,可以根据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需求灵活配置。

  全文

  主持人:也感谢鲍局的分享,鲍局在上海这个层面确实是领先于其他各个省份,尤其是在养老金的制度和操作层面上,干货满满受益匪浅,养老金改革必须认真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科学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我们富国基金在上海养老金义务上也做了一点自己的贡献,我们也管了上海养老社保的一部分。下一位演讲的嘉宾就是我们富国基金养老金投资部的总经理,黄兴先生,让我们有请黄总为大家介绍养老金管理的特点以及前景,大家掌声欢迎。

  黄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抽出时间参加这次论坛,我的标题是想谈谈中外养老金的一个比较和思考。各位都是养老金的专家,特别是胡会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点班门弄斧,但我更多是从我们投资管理的角度来谈一些比较。
  世界银行养老体系提出来的有三支柱到五支柱的概念,从养老金的体系建立来讲,我们国家也是更多是三支柱,第一支柱可能就是政府,即基本养老政府管理,第二支柱就是雇主的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是养老金的模式或者概念。2005年世界银行又提出了一个五支柱的概念,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了三支柱的模式,实际上我们中国从模式来讲跟美国是非常相似的,香港地区选择了四支柱,虽然香港没有基本养老这个概念。
  这个是美国的三支柱,简单地跟大家介绍一下,最底层的一支柱可能类似于我们的基本养老,第二支柱是部门的养老金计划,我们常说的401K计划,他们有公共部门的养老金计划,类似我们的职业年金,最大的一块美国第三支柱就是个人退休金帐户,号称我们说的ARI帐户,我们国家这一块是没有的。香港是一个四支柱,没有第一支柱。
  我们还有一个社保基金,也应该说是第一支柱的补充,第一补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就是我们城镇支柱的基本养老,第二支柱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就是养老保险,这个就是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基金的差别,社保基金可看作是养老金的一个储备基金,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管理的,来源更多是财政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我们社会保险基金说的就是我们交的五险一金的五险,这一个管理主要是人社部,它的作用我们刚刚说了。
  重点说说中外养老金的体系或者管理的一些比较,这一块更多可能也是中美的比较,因为从管理整个的养老金体系来讲,可以说是中国参照了美国的模式。
  首先从规模来讲,这个差距是巨大的,我们在2015统计美国是24万亿美元,我们国家可能在6万亿左右,跟胡会长说的差不多,我们是人民币,他们是24万亿美金。我们看美国的人口是多少,我们是他们的四倍,我们的保险金人家现在是我们的24倍差不多,这个规模的差距来讲是巨大的,当然美国治理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养老金未来规模的空间是巨大的,从我们的人口基数来讲,当然我国保险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养老金规模增长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从这几年的增长规模也能看到,所以未来的前景是可期待的。
  从结果上来讲,差别也比较大,美国在个人帐户一块就达到7.3万亿美金,第一支柱来讲在它的替代率里面是比较低的,养老金的主体实际上是第一支柱,这里面我们也看到7.3万亿的个人退休金帐户的第三支柱里有很多是第二支柱转过来的,他退休也好或者他离开原来的企业也好,他可以转到他的个人养老金帐户。我们刚刚说我们国家的养老金更多的还是第二支柱,但规模非常小,前年到去年也就1万1左右,所以占比也是比较少。第三支柱基本上我们可以说是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更多的就相当于有一些商业险,那可能就算多也就1万亿的水平,从这个结构来讲我们也是可以看出来,跟美国的差距比较大,结构更多目前来讲还是靠基本养老,我们到退休了以后,这种替代率是很低的,退休生活的质量保证肯定是没有的。
  第二个是从覆盖率的角度,我们与美国的也是差距很大,主要还是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覆盖率都是比较低的。实际上我们这个基本养老是:你是要有工作,你是职工才能参加基本养老的可能,中国广大的农民甚至是农民工是没有参与到养老体系里面来的,所以从这个养老讲我们的覆盖率也很低。从我们的职业年金来讲也是,我们国家现在职工的参与率不到6%,曾经有人说企业年金就是富人俱乐部,其实少数的一些国有企业,甚至是央企,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设立这种企业年金的计划,覆盖率也是相对低的。
  从制度安排来讲我们也有差异。首先从税收政策上来讲,我们都知道401K,实际上就是美国的一个税优政策,通过减免税来激励大家去参与养老金的积累,所以说你看他们的税收上限,2014年他们限额可以到17500美元,但是上限不能超过52000美元,但是每年这个上限会根据通胀的情况有调整。另外美国的个人退休金帐户,也是有比较好的税优的政策,50岁以下的是5000美金,实际上我们也知道美国人的平均年薪也就4万多美金,所以这个上限是比较大的,我们现在说个人第三支柱是因为原来给保险产品税优,那其他的怎么办呢?那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这种模式,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一个退休金帐户,在这里面去投资各类的养老金产品。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税优的政策,现在管理层次上也在研究中国版的退休金帐户。
  我们现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也有税收的优惠,也有政策,2013年出来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们年金的个人交税4%的个人缴费部分是可以扣除的,后面计税的基数是有上限的,就是说你这个地区月平均工资水平,你最高不能超过300%,但跟美国的401K的税优上限来比差距是蛮大的。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我们的税优力度是很弱的,特别是针对收入比较高的人员来讲。当然我们现在没有针对第三支柱的税优政策,相应的制度安排也没有。这一块未来可能是我国养老金发展比较快的领域。
  从制度安排来讲,也就是养老金运作的管理的差异,第一个就是在投资限制上,或者叫各个国家对整个养老金运作管理的一种监管模式的差异,现在市场全球来讲大概有两类监管的模式,我们就是一个数量严格限制的监管模式,所以我们也看到,最早是从企业年金开始有投资管理的办法,对投资的标的,对投资各种品种的数量限制都是比较严格的。在美国基本上这一块是没有限制的,他采用的是审慎人的监管模式,他更多的是把这个权利交给受托人的。
  另外还有比较大的差别就是受益人的投资制度的选择权利。从国外来讲,特别是像美国,自主投资选择的权利是比较大的,希望选择什么样的养老金产品、投资组合那都是由受益人来决定的。我们国家现在所有的养老金制度设计上是:受益人基本上没有选择的权利,更多的是统一的运作。我们企业年金未来计划是委托人给受托人,然后再选择投资管理人,最后投资管理人来运作,收益和风险都是一样的。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带来我们投资管理有很多的弊病,一个企业也好,机关事业单位也好,你的结构层次是差别比较大的,有年轻人,有刚刚入职的,也有快退休的,风险偏好是不一样的,风险的承受能力都是有差距的。现在你统一的运作,那选择什么样的风险偏好产品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投资组合呢?这样的话就会最终选择风险低的这一类、就是快要退休的这种偏好来运作,对养老金的运作特别关心。假如说这个月是一万美元或者10万人民币,这个月的波动可能损失了1万块钱,在我收取的时候一下子就少了,他到理事会去咨询也好、质疑也好,他就会给理事会很大的压力。从理事会管理的角度来讲,他们是要代表所有企业的员工来进行选择受托人和管理人,来选择某一个管理的模式来进行投资管理的话,那他肯定是选择风险比较低的情况,对于年轻人来讲是有点不公平,因为我可能会累计30年,那我可能会对养老金有一些长期目标的产品去选择。
  在这种不同的制度层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资产配置策略上就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的标的主要是局限于年金层的股票债券,包括银行存款,还有现金。因为我们说了,它在监管模式上没有限制,所以更多限制的是多样化,投资标的多的话可以看房地产信托资金这一类的。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是全球的配置,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来看现在是没有这个限制的,只能投资境内的资产,但是从分散的角度来看,对于养老金来讲可能它的分散风险角度来讲应该更佳。第二个就是权益配置的比较差异比较大,我这里有几个数据,这里面是2014年几个国家的权益投资比例,2014年相对来讲在我们国家还算是一个牛市,权益只有8%,再看看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30%左右的权益投资,股票投资30%以上基本以上,除了瑞士以外,澳大利亚最高到51%。这个原因是什么?我后面会谈一谈,跟监管模式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地方可以看全球配置香港的全资产在海外的配置资产比例也非常高。
  下面我主要是从制度安排来讲,和资产配置的角度简单地讲。我大概对比了一下跟海外的差异,从投资角度来讲也不一定对,各位都是专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我有几个思考,第一就是如何促进我们国家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首先应该是加大税优的力度,我们一年下来只有一万人民币不到的税优上限,但是美国有1.7万美金,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要加大税优的力度。第二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来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这种政策。机关事业单位来推出养老金制度,目的是要改变我们原来的双轨制,但是实际上我们看这个依然存在,我们职业年金是强制性的,企业年金是自愿的,对没有设立企业年金的一些企业来讲,企业员工退休以后只能拿基本养老,没有退休养老这一块,还是比较低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员工说不拿退休工资了,而是拿基本养老和企业年金,这个是强制参与的,所以这种双轨的状态依然会存在,是不是我们有可能对企业年金一个从政策上去鼓励和激励,或者是税费的减免。第三个我想我们应该尽快推出中国版的个人退休帐户,特别是通过税优来鼓励个人储备养老金,这样退休以后的生活质量有一个更好的保证。
  第二个思考是,要不要给受益人投资选择的权利?前面说了我们最大的差别在制度安排上当我们参与了一个养老金计划,也是不能把握我们投资运营的这种权利和风险偏好,我们也没法去根据我们自己的偏好去选择我们需要的产品。所以说最终的结果就是照顾风险偏好最低的人,或者就是年龄比较大的这部分人群。在资产配置下,为什么我们的资产配置比例这么低,是因为权益类的资产波动比较大,那势必在权益资产的配置下会选择风险比较低的品种。
  第二个就是投资目标短期化,在年金设立以后就会面临着不断有人退休,所以对理事会来讲,他要保证每年甚至每个季度,最好是目标上升平稳的曲线,这样有人在去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他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有压力,实际上它就违背了我们养老金是一个常识资金的性质,我们说了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较低,希望不要波动最好,最好是类似于银行存款,每天都有收益。
  第三个就是考核周期短等问题,我们现实中一年一考核,每年年初作为起点,年末作为终点来考核,甚至有的都是每个季度一考核。这样的话从长期来看是不利于我们整个投资管理收益的提高,我们也可以看得到,把我们全国社保理事会全国社保资金和年金资本的投资收益比较来讲,我们是投入于社保的,但是因为它是长期资金,所以从它的大力资产配置角度来讲跟我们的差异比较大。可以在制度层面上给我们受益人一定的投资选择权利,尽管我们可能还做不到像美国的401K这样,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但我们可以给几个相对不同的产品或者投资组合,让受益人来进行选择。国内现在的企业年金有一部分企业在尝试运作,我们作为主管人也参与了这些养老金计划,就是我在计划层面下选择不同管理人,但是这个不同管理人管理的组合从风险偏好、风险收益特征来讲是不一样的。我们大概就可以分为三类,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一个是激进的是30%,折中的是10%,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存在的,我们的受益人我们的员工在这三类产品里面进行选择,当然也可以不选择,那就默认风险最低的产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风险偏好。但是我给你大概有三类产品来进行选择,这样的话能在至少一定程度上避免上面说的这些问题。
  第三个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权益资产配置的比例这么低?假如我有选择的权利,那我完全可以选择配置比较高的产品,管理上限就是30%,当然另外一个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还不是很成熟、波动很大,这里面有一个图,我们国家存在一个比较高的波动性,按年度的波动率来看它的波动,我们国家高达50%-60%,美国只有20%,我们也可以看到像2004年到2014年这十年间,沪深300和标普500波动是一样的,到后面就波动大了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我们选择这样一个配置比例的原因。
  另外就是考核周期比较短,我们每年都不能亏钱,那针对中国市场流转平常的特性、波动率比较高的现实管理的角度来讲,人家也没法选择高比例的权益资产的配置。
  那我们说了,权益类资产是不是真的是毒药?我借用了云南人社厅的说法:为什么配置这么多,那是不是对我们来讲是不适合的一个资产吗?很多年份全类投资是负贡献,很多风险偏好低的委托人都是谈股色变。
  市场并不是这样,从美国市场200年来各类资产的统计可以看得到,股票市场的收益回报还是要远高于债券市场的回报率,从2014年往前推这十年,我们国家的年化收益率也可以看到,就是股票市场的收益率还是要远高于债券的,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为5.4%,这个是中金做的一个,这个是一个有效的边界,各类资产还是符合各类风险比较匹配的这么一个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讲,权益类资产绝对是一个养老金配置的一个重要资产,这里面有一个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长期侧重于成长对养老金配置来讲是比较有利的。这里面可以看到,美国的通胀这80年间,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统计数据,年化只有3.1%,美国短期国债3.7%,长期国债5.5%,公司债5.9%,大盘股10.4%,小盘股12.6%,所以权益类资产配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资产。
  第五个思考就是,是否应该放松投资限制?美国是选择审慎人的监管模式,他对投资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那我们实际上现在采用的是严格数量限制的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讲,实施审慎人的模式会更好一些。这里选择了七个国家做的实验也可以看到出来,1980年到1995年的平均回报率前者7.8%,后者5.8%,趋势也是从数量限制监管逐步向审慎监管过渡,并相互融合,在金融危机以后,美国也会有一些数量的限制,特别是对投资自己本公司的股票限制会做出相应的比例。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国家在制度设置之初对投资的理解和认识是比较浅的,可能对风险的认识也不足,所以说以制度安排来做更多的限制,可能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或理由。现在我们养老金运作也10多年了,从整个养老金参与的各类金融机构来讲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经验,我觉得从政策上应该适度给予放松。特别是推出这个试行办法以后,对投资政策做了两次修正,最近就是2013年这一次,我们不可能定期的来对投资管理办法进行修正,市场在不断涌现新的金融创新,所以说投资标的要限制得这么严格,对很多的新产品或者新工具来讲,有投资政策的限制,可能纳入不到养老金的投资范围里面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很难与时俱进,这也是应该放松的一个理由。
  第二个就是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比例,确定是养老金配置比较好的资产,适当地给受益人足够的选择权。美国年轻人他在选投资产品的时候,可能选80%甚至90%的产品,我认为也应该提高上限。在座的各位有很多是人社厅的领导,我们现在的上限只有30%的上限,很难提高。
  另外就是扩大投资范围,这个投资管理办法是2013年的,应该把其他的资产纳入到投资范围内。从养老金的配置来讲,加入黄金的话可以降低我们整个的风险。房地产的风险比较低,收益也还比较高,当然还有新的金融工具如ABS等,还有衍生品,如国债期货这些。另外一个就是海外市场。
  第六个思考就是遴选投管人的标准是什么?在座的各位也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最主要还是看投资业绩,作为投管人到委托人交流的过程中都能拿出来一份比较亮丽的业绩,但是每个人选取的样本和区间不一样,所以说你看到的业绩也不一样。一个长期比较稳定的业绩才有足够说服力。从短期业绩来讲是不稳定的,为什么不稳定?在我们投资管理过程中有很多资产风险的概率不是短期的,最简单的就是一些债券,甚至没有流动性的非标这一类的产品,可能短期里面给你的收益贡献会很大,但是未来出现的风险是在几年以后,所以我们要着眼于长期的业绩。
  这里面分享一个我们公司的同事做的一个研究,说明短期的业绩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他把上一年第一分位的前25%的公募基金选出来,在下一个年度看看它的表现。2007年到2015年,他们的表现有可能还好,但是也有很差的。另外他也把上一年最差的公募基金拿出来看看第二年的表现,是不是它会表现很好呢?或者说技术表现很好,但这也没有什么比较显著的差异,实际上这些都可能做得好,也可能做得不好。在第二第三分位,这个概率也是相同的,就是说看短期的业绩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也不能说明这个投管人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着眼长期的业绩。
  第二点就是说选投管人要看管理的规模,那看什么样的规模?看养老金的话可能会看企业年金的规模还是看职业年金的规模,我觉得还是要看公司总的管理规模,反映一个公司的各方面权益债券包括量化这种投资管理的能力来讲,肯定要看总的投资管理的模式,即便看养老金希望管理的规模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更多的还是要看公司的总规模,这样才能反映公司整体的资产管理能力。此外,多少还要看投资的流程和风险控制,要看短期的业绩也好肯定是会有波动的,你要长期稳定的一个业绩保证还是要看投资的流程和风险控制。还有就是,要看团队的稳定,最终的投资管理还是要看优秀投资经理的投资能力,这是一个保障,另外还有团队中适当的激励机制。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黄兴总在债券、内部运营资产、非标、股票以及市场策略方面积累了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也感谢黄兴总的演讲,增加了我们的了解和认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我们本次养老金论坛已经接近尾声了,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养老的保障关乎民生大计、关乎社会稳定,希望今天三位重量级嘉宾的演讲,能给我们大家带来满满的收获。富国基金一直高度重视养老金业务,我们拥有是三块牌照是中国养老体系建设最重要、最积极的参与者,我们将肩起社会责任,优秀的管理体系以及执着的使命感为养老金事业添砖加瓦,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位临我们第8届富国论坛,让我们相约第9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