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A股闯关MSCI之路:一次资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的尝试

2017-06-22 08:05: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证监会在 MSCI 宣布结果的第一时间作出了表态,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境外投资者。中国证监会将会同相关各方,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相关制度和规则,便利境外投资者通过包括跟踪MSCI指数在内的多种方式投资A股。

  好事多磨。

  这句俗话用来形容 A股四次闯关 MSCI 指数的历程再合适不过。

  2017年6月21日,MSCI 明晟宣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All Country World Index)全球指数。其初始加入的222只A股大盘股约占该指数0.73%的权重。

  纵观A股四度冲击MSCI的历程,同样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抱有开放态度逐渐向国际市场接轨的一次历史进程。

  而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开放,A股加入MSCI指数或许只是第一步。

  数度叩关

  A股纳入MSCI指数的讨论始于2013年6月,彼时MSCI启动了首次对于将A股市场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审议。

  但第一冲击之旅在信心满满的情况下收获了极大的失望。次年6月,MSCI 在分别完成了审议以及同客户的咨询后决定由于QFII/RQFII额度分配限制,暂不将A股纳入。

  “对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A股市场的市值以及体量都足够大,足够重要,部分市场人士一度对A股被纳入 MSCI指数抱有极大的希冀。”北京地区一家大型券商的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而QFII/RQFII额度分配限制将在A股后续数次冲击中扮演绊脚石的角色。“监管层不会单单为了纳入MSCI突然调转资本管制态度,因此这一问题从后面数次失败的尝试来看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中金公司一位分析师指出。

  相比于第一次的自信,MSCI在2015年3月再度启动了对于将A股市场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咨询,但由于QFII/RQFII额度分配限制的问题改善不及预期而再度失败。

  因此,三个月后,2015年6月, MSCI决定暂不将A股纳入之时,市场也并未有过多的失望之情。但这一次,除了原有的QFII/RQFII额度分配问题,MSCI 方面又提出了两方面制约 A股加入 MSCI 的因素,分别是资本流动限制以及受益权属界定。

  在第二次冲击失败之后,监管层做出的改善相当具有诚意。

  “实际上针对上面这些问题,证监会和有关部门包括外管局等在后续的一年中一直在努力放松资本管制,通过出台多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上海证券分析师屠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首先,针对额度分配以及资本流动的问题,2016年2月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被业内视为同时改善了前两项问题。

  随后,证监会表态也一举解决了受益权属界定的问题。证监会表示国内相关法规认可“名义持有人”和“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概念,另外还允许QFII、RQFII开立名义持有人账户,A股账户体系设置上也能够支持上述客户资产的权属关系。

  带着解决方案,2016年6月A股第三次发起了对纳入MSCI指数的冲击。遗憾的是第三次尝试仍未成功。

  申万宏源分析师王佳音在分析第三次失败时指出,实际上当年解决了上述三项问题之后,MSCI方面又提出了自愿停牌制度和反竞争条款仍然是制约国际投资者进入的关键性问题。虽然目前证监会计划限制停牌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但是MSCI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停牌制度;而反竞争条款中规定,任何国际投资机构发布任何包含A股的指数产品都需要取得中国证券交易所同意,这个问题仍有待解决。

  新的框架

  在前三度均告失败之后,MSCI 和中国双方均意识到在原有的框架之下达成共识或许尚有一段距离。

  因此,A股的第四次MSCI闯关之旅提出了一套新的框架。而新的框架则建立在以沪港通、深港通为基础的互联互通机制上。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分析称,“随着2016年12月深港通机制正式落地,深、沪港通双通道正式顺畅。在问询文件中,MSCI将以深沪港通机制作为纳入通道的新框架征求客户意见。新框架相比旧QFII/RQFII框架的优势在于没有总额限制。另外合格投资者身份不用像QFII/RQFII必须得到审批,且不存在锁定期和每月赎回额限制。”

  这样的框架绕开了此前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QFII/RQFII额度分配限制问题。

  有得便有舍,在一定程度上,新的框架也被称为是“缩小版”的纳入方案。

  相比此前的方案,新纳入方案对标的数量的缩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纳入标的必须是互联互通机制覆盖的A股大盘股,其次纳入标的不得是AH两地公司中H股已经是 MSCI中国指数成分的A股标的,最后纳入标的在过去12个月不得停牌超过50天。

  “新框架下纳入的A股标的数量由去年提议的448只下降至169只。维持纳入比例为 5%的假设不变,纳入的A股标的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由1.1%下降至 0.5%。” 前述中金公司的分析师在6月21日同记者交流时解释称。

  而MSCI 对于框架的修改也被市场解读为在一定程度上向A 股抛出绣球。终于在6月21日,A股叩开了 MSCI指数的大门。这也意味着MSCI的客户接受了新框架。

  更进一步

  加入MSCI指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方正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6月21日在点评A股加入MSCI指数时表示,尽管短期内并不会大量资金流入,对于国内股市而言更多的是带来信心上的提振,更重要的是对外开放带来股市对内市场化改革预期,其意义可类比2001年中国经济加入WTO。

  实际上,加入 MSCI 更多的意义正是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在加入 MSCI 指数过程中做出的努力仅仅是前期的一小步。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在6月21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在QFII的资金进出、盈利汇回方面应该更加自由,对期限比例的限制也应逐渐取消,这是今后的方向。同时,也希望中国资金的流出有更大的自由度,因为资金的流动是双向的,国际化包括外资进来也包括中资出去,只有进没有出不叫国际化。”

  林采宜进一步表示,“海外公司在中国上市的国际板块也应该成立,同时规则与国际接轨。”

  与此同时,证监会也在MSCI宣布结果的第一时间作出了表态,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境外投资者。中国证监会将会同相关各方,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相关制度和规则,便利境外投资者通过包括跟踪MSCI指数在内的多种方式投资A股。

  无独有偶,就在A股指数加入MSCI的前一天,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上发表演讲称,金融服务业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他指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健康化已受到国际债市、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机构的关注。这些均说明,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