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趋势线描绘中国经济70年成长轨迹

2019-09-05 07:46:3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梁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25000多天,一串串跳动的数字排列成奔腾直上的线条,镌刻下中国经济的巨变。

  GDP增长了132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高了1375倍,货物进出口总额增加了逾4200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从1.1%大幅提升至28.1%……一条条趋势线见证着中国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历程。

  GDP从679亿元到90万亿元,记录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长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

  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679亿元;2018年,中国GDP突破90万亿元大关,绝对值比1952年增长了约1326倍。

  1952年,我国人均GDP仅119元;2018年,人均GDP达64644元,增长约543倍。

  70年来,经济总量呈现越来越大的台阶跨越。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增加到3679亿元,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

  从2006年开始,经济总量以每两年10万亿元的增量上升着。最近三年,经济总量更是连续跨越70万、80万和90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0030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

  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名也持续攀升。1978年居全球第11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全球第6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全球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此后稳居全球第2位。

  消费总额从277亿元到38万亿元,目睹消费大市场快速崛起

  70年来,我国消费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正在快速崛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80987亿元,66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了1374倍。

  从上世纪50年代的结婚彩礼“老三件”(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到上世纪80年代“新三件”(冰箱、彩电、洗衣机),再到如今的轿车、房产等,清晰地描画出中国人从物资匮乏到生活小康的跳跃过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末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拥有量分别为121.3台、97.7台和100.9台,而1981年分别仅为0.6台、6.3台和0.2台。

  如今,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也完成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的转换。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1952年和1978年明显提升。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贡献率从百分之一到接近三分之一,见证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70年来,我国主要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占世界的比重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扩大,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1961年-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1%;1979年-2012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5.9%,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8.1%,居世界第一位。

  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稳居世界第1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从百分之一到接近三分之一,贡献率的持续攀升见证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70年来,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在大力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与世界各国分享着红利。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三条趋势线勾勒出中国经济70年成长的轨迹:国家从积贫积弱走向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7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但中国经济刻下的这条轨迹却是不可磨灭的一笔。壮丽70年,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影响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