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精准医疗项目获突破性进展 产业应用拓宽

2016-06-03 07:53:56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

  中国证券网讯 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在国内率先将高通量基因测序与高通量药敏检测技术体系相结合,在恶性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实验显示,该技术体系提供的精准治疗方案为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可能。

  据经济参考报6月3日消息,据中科院强磁场中心研究员刘青松介绍,目前我国癌症发生率正处于上升期。2015年,我国约有430万例癌症新发病例,281万例癌症死亡。与2012年统计数据相比,分别同比增长二成和三成。

  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治疗(化疗)。但遗憾的是,目前绝大多种癌症的治疗还是使用广普药物来治疗,个体针对性低,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遇到了瓶颈。比如目前抗肿瘤药物的平均有效率很低;药物毒副作用明显,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病人死亡;药物费用支出浪费巨大。

  因此,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根据癌症的基因分子分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药物和用药剂量,是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现代医学研究努力的方向,被业界称为“精准医疗”。它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部分。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相关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建成了以精准诊断为特色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体系,同时在国内率先自主开发了以精准用药为特色的高通量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体系,从而真正具备了本土化自主二代高通量基因检测,本土化自主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本土化肿瘤治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三位一体的精准用药方案咨询指导能力。

  通俗地说,基因测序提高了癌症预防和诊断的精准性,而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针对病人原代癌症细胞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就是为个体肿瘤患者筛选出“精准可用的药”。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专家实现了将两个技术体系结合,使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成为可能。

  【相关阅读】

  精准医疗在海外

  精准医疗行业在美国已经发展成盈利性产业。预计到2019年,全球仅伴随诊断市场规模就将达到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1%。至于基因分型,预计将在2020年被纳入标准临床诊断方法。

  中国医疗产业高峰论坛今日召开 聚焦精准医疗

  中国医疗产业高峰论坛将于31日在广州召开,此次大会聚焦医疗产业最新政策、分享医疗技术平台的发展信息,对我国医疗产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其中,肿瘤诊断和抗癌药物研究进展以及精准医疗技术备受关注。

  精准医疗计划正拟定 基因测序万亿蓝海开启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官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国家卫计委最近会同科技部等部门,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联合一批顶尖科学家,正在拟定中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

  基因科技造就的动物

  如何获得体格更健硕的猎犬,如何培育毛更长的山羊。我们的祖先往往让来自不同地区优质品种的狗和山羊杂交,经历多代的筛选来获得性状表现更突出的品种。进入分子生物时代,科学家们则采用更高效快捷的方法培育动物,以获得通过杂交也难以实现的超级动物。

  【机构研究】

  华泰证券:精准医疗 下一个朝阳行业

  【个股解析】

  基因测序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