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看上去很美

2016-10-27 07:03: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也走向多元化、扁平化,这种共享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供求双方的成本,还可以实现资源对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中国共享经济最典型代表莫过于草根起步的滴滴,短短几年时间,这家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估值被抬高至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上演着童话般的创业故事。而在另外一个领域,同样的故事正被大众期待着。

  最近在北上广深等地校园周围火爆登场的ofo和摩拜单车就是共享经济的落实方式之一。但在投资人和媒体高度关注的这个领域,现实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预计为0.54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425.16万人,随着ofo小黄车、摩拜单车等移动租赁平台加入,单车租赁用户规模及市场规模增长趋于理性,预计2019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不过,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这样的市场规模似乎显得过小。

  在移动单车租赁平台中,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两家较有特色,两者在产品定位、发展模式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ofo共享单车目前仍以校园内使用为主,且使用价格相对较低,而摩拜单车不限用户群体,只需使用前缴纳299元押金,即可注册体验。

  租赁单车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租赁平台在车辆运营与用户管理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共享单车投放城市中不难看到,车辆被租赁使用后大都随意停放在街道上占用公共资源,另外租赁平台在车辆管理上存在漏洞,易造成车辆丢失,更有单车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车锁被破坏、车辆不够用等问题出现。

  目前单车高频租赁的现象还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而旅游景点等地单车租赁相对来说属于低频消费市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每天都租赁单车的用户仅占到一成左右,用户使用频率多集中于5-7天或7天以上租赁一次单车。由于单车价格在用户可承受范围内,二手单车市场发展也较为完善,这导致用户对单车租赁的需求相对较低,用户租赁频率普遍不高。

  从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只有两成的私人单车拥有者愿意将车辆共享到单车租赁平台,使单车能在闲置时被充分利用,同时方便他人出行,而71.9%的人群表示不愿意共享其私人单车。人们担心将私人单车共享到平台之后,车辆监管不够,容易丢失,此外,共享单车后自身收益低或没有收益、捐赠后个人用车不方便也是主要影响因素。滴滴在私人汽车领域缔造的神话,似乎在单车领域并不一样。

  对于ofo bicycle等校园共享经济平台,人们普遍持鼓励的态度,因为共享平台的构建不仅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可以打破原有视野,建立新颖的交易平台。但ofo、摩拜单车自推广以来,出现投放范围过小、供需不匹配现象,这导致人们只能靠运气去“偶遇”单车,用户从容出行的概率远不足100%,部分用户出于个人时间规划、行程安排等原因,难免会考虑回归到原来的出行方式中。此外,ofo小黄车管理明显存在密码容易被破解、车辆不能及时被调度运营等诸多漏洞,这造成用户体验差,用户黏性降低。

  事实上,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单车租赁单价较低,客单价无法有效提升;用户刚需性不强,分享动力不足,最为关键的是,单车本身价值不高,被誉为白菜价,仅依靠单车租赁产生的市场规模有限,借此来完成商业价值的变现恐怕远远不够,企业应考虑扩大其衍生范围。如果租赁平台可以考虑从单车租赁为商业入口,衍生出金融、广告、电商等其他行业来综合拓展其商业模式,形成产业链闭环,但目前来看,这种商业模式并不清晰;而从需要联想的故事上看,显得有些牵强,逻辑上目前无法有太好的延伸。这个新兴行业,恐怕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注定不是温顺的羔羊。

  【机构研究】安信证券:摩拜单车,共享经济浪潮中的时代弄潮儿

  【个股解析】共享单车7只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