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业内殷切期盼的新疆棉花直补细则终于尘埃落定,这标志着持续多年的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已进入谢幕倒计时,国家对棉花的补贴将从“暗补”变为“明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直补细则较好体现了“价补分离”,有利于保障棉企和棉农的积极性,有助于棉花价格回归市场形成机制。更趋市场化的棉价早在跌跌不休的棉花期价中得到体现,伴随新棉籽大量上市,棉价看空氛围浓厚。

  直补细则落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于9月1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正式下发执行。此后的两个交易日,郑州商品交易所郑棉1501合约先涨后跌,累计下跌幅度为1.06%,表现偏空,昨日收报13520元/吨。

  对于直补细则的特点,银河期货研究员陈晓燕指出,首先,“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面积补贴,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这一规定表明,该细则充分考虑了涉棉多方的利益,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其次,补贴实施的范围有所扩大,对象不但包括细绒棉,还考虑了原收储不涉及的特种棉。第三,细则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较强,根据新疆区内地方和兵团的具体情况,市场监测的内容和补贴流程有所区别。第四,政策的操作流程较复杂,政策执行成本提高,可防范“本地转圈棉及疆外棉流入”。

  “更重要的内容是,直补政策没有指出这是托底政策,而是让棉农随行就市,因此棉价下跌才会顺理成章。”南华期货分析师傅小燕告诉记者。

  涉棉产业链中,上游的棉农、中游的加工商以及下游的纺织厂分别受到不同影响。华联期货研究员丁永欣指出,细则较好地保护了棉农利益,使价格风险主要传导到中下游环节,棉农面临的风险较小。对于中游加工、流通等环节企业,经营环境将发生重大改变,企业经营思路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应对棉花市场的考验,一批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对于下游棉纺织企业,新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整个产业发展。

  当前,直补政策主要针对新疆地区。长远来看,该政策是否可能推广至其他产棉区?

  对此,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政策实施要考虑到执行成本。我国植棉区域广泛,当前细则如要全国推广,执行成本可能较高。后面可先因地制宜,再根据当前细则实施经验和效果,探索全国统一的直补方案。

  “直补细则实施前对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进行了摸底,新疆地区情况较为特殊,直补政策需要的是规模化种植,这样才会发挥好的作用,内地棉区分散种植,统计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内地棉区即使要补贴,和新疆应该有所区别。”傅小燕表示。

  棉花价格料偏空

  展望后市的棉花期价,陈晓燕认为,从目前市场表现看,虽然期棉价格已经跌至13500元/吨附近,但纺织企业实际用棉成本仍然比期货盘面价格高3000元/吨左右,纺织企业预期后期棉价重心继续下移,继续采取随用随买策略,大量购棉的意愿不强。目前郑州期棉持续增仓,多空在棉价跌至种植成本附近分歧明显加大。预计后期,期棉价格将继续惯性下跌,破13000元/吨的可能性很大。

  “现在直补政策刚出来,市场上籽棉收购价格依旧比较乱,等价格理顺后后期棉价或比较明朗。”丁永欣表示,按部分地区籽棉3.4-3.5元/斤折算,皮棉加工成本约为15000-15600元/吨。对于郑棉期货1501合约而言,当前低位弱势运行,13000元/吨附近会有一定支撑,甚至不排除低位震荡后出现一波反弹。但在“不限额”补贴基础上没有托底相关政策,那么后期棉花价格跌向13000元/吨甚至12000元/吨也并非不可能。

  “从细则内容看,"不限额"的补贴方式,后期对现货棉价基本无支撑作用,对中长期国内棉花价格构成利空影响。”丁永欣说。

  华泰长城期货研究员徐原媛表示,在全球供应过剩,国内基本面极差的情况下,未来期棉价格下行空间非常大,操作上建议保持空头思路。

  从内外盘联动上看,当前中外棉花价差约为2500-2800元/吨,较前期价差已经有明显收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直补政策有利于缩小中外棉花价差。

  “从国际市场来看,2014/2015年度整体棉花仍是供大于求的,主要的棉花出口国——美国和印度同在北半球,今年棉花产量预期都将增加,11月份新棉大量上市时,棉花集中供应的影响将体现在棉价上。”陈晓燕指出,印度目前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倒挂,棉纱出口放缓,预计到新棉集中上市期,为争抢出口市场,其棉价将大幅下滑。美棉方面,虽然目前签约进度已经超过50%,但不排除受印度争抢出口市场的影响,部分纺织企业会取消美棉签约。外棉的下跌将对国内市场产生拖拽,对国内棉价影响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