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脱困文件望出台 行业"去产能"提速

2016-02-03 14:11:5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

  中国证券网讯 近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0382.26万吨,同比下降2.33%,出现自1981年来的首次年度下降。不过,粗钢产量的下降不足以抵消粗钢表观消费量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铁行业企业亏损面大幅上升,普遍出现经营困难,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浪潮下,钢铁行业首当其冲。

  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或春节后下发

  据经济观察报之前报道,《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目前已获得国务院批复,或将在春节后正式下发。与此同时,与这份文件相关的8份具体配套政策文件,也即将由相关负责部门起草完毕,这些配套政策分别涉及财政、银监、环保、安监、土地等内容。

  据称,《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将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但大部分工作目标将在2016~2018的三年时间里解决掉。因此,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到1.5亿吨的目标,将会在未来三年内完成。

  具体而言,1亿到1.5亿吨的钢铁去产能目标,将通过强制淘汰和引导淘汰两种方式解决。对于前者,将通过《环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能源利用、技术方式等行业文件来限定。也就是说,那些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要求的钢铁企业将全部被强制关停淘汰出局;而政策引导淘汰的,主要是已经主动退出市场,或者不符合地方发展规划,需要搬迁改造,以及主动进行兼并重组类的企业。

  民生证券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朱振鑫猜测说,在未来两到三年,国家会向地方分配相应指标,各地也会制定各自的去产能目标。对落后产能进行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从政府角度来讲,可以减少不合理的财政补贴,相应的处理好银行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有利于鼓励钢企进行改革和创新;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控制好银行风险。

  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化解产能过剩政策正制定

  钢铁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市场变化,同时企业退出机制不够完善,阻碍了关停企业彻底退出,产量的下降不能弥补需求下降的影响,产能过剩矛盾异常突出。

  中钢协指出,目前中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受发展惯性及前期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影响,产能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位GDP对钢材的消费强度将进一步下降,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消费量将结束持续上升的趋势,总体进入下降通道,产能、产量、需求严重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当前,国家把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列为重要任务,明确了“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的基本思路。中钢协介绍,目前关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之中,中钢协将配合政府和企业做好相关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产业、微观、改革、社会等相互配合的政策。

  【相关阅读】

  中钢协:钢铁业化解过剩产能政策正在制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月29日发布的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5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大幅下降;虽然粗钢产量下降,但不足以抵消需求侧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面大幅上升,加上资金紧张,钢铁企业经营困难。中钢协介绍,关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之中,中钢协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八钢、韶钢联袂停牌 宝钢“首秀”供给侧改革

  在钢铁业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宝钢集团旗下八一钢铁、韶钢松山1月30日双双公告停牌,或预示其将率先借力资本市场实现“求变图存”。

  钢铁行业去产能有望加速

  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业内人士指出,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随着退出方式、专项配套资金、债务处理、人员处置相关配套政策逐步落地,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工信部:钢铁业以智能制造为重点 实施去产能

  1月1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6年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并讲话。辛国斌强调,钢铁行业要坚决打好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积极稳妥实施去产能;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要以发展智能制造为重点。

  【机构研究】

  安信证券:钢铁业决心去产能痛苦,还是落实去产能痛苦?

  【个股解析】

  钢铁行业12只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