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极速隆起知识经济产业带

2018-10-29 07:56:5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编者按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但现在,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新技术与消费变化正促使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主要依靠知识、技术、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高级要素,其本质是通过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与知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走上内生性的可持续增长道路。

  对上海来说,制造业仍是这座工业重镇与生俱来的重要基因。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上,上海正在进入一个活跃期,并迅速隆起了以机器人、高端芯片、生物制药、新能源等为代表的知识经济产业带,不断为“上海制造”乃至“中国制造”赋予新的使命和新的内涵。

  抢占集成电路技术制高点

  □记者 高少华 上海报道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园南区华虹集团的一座现代化厂房,近日迎来了高光时刻:随着首批12英寸硅片进入工艺机台,开始28纳米芯片产品制造,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最大的投资项目——华力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正式投产。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粮食,集成电路在制造业中的战略作用不言而喻。上海市明确,把集成电路作为打响“上海制造”的重点。围绕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中国芯”,上海的集成电路企业正在加速前行。

  瞄准中高端芯片需求

  集成电路是所有电子信息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也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

  此次投产的华力二期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是列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中的重点芯片生产线,也是“十三五”期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之一。

  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一般用芯片集成度和微细加工精度两个指标衡量。其中,芯片集成度指单一芯片中所含有的晶体管数量。晶圆尺寸从3英寸、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已发展到12英寸,目前18英寸正处于研发阶段。从国际产能现状来看,12英寸生产线主要生产高性能产品,是目前的主流建设方向。

  华虹集团董事长张素心介绍,未来几年,该生产线将从目前的月产能1万片逐步爬坡到4万片月产能,制造工艺也将达到14纳米。华力二期生产线的芯片产品将覆盖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云计算、CPU以及人工智能等各领域应用,进一步满足国内市场对中高端芯片产品的需求。

  华虹集团是一个缩影。在上海,云集着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华大半导体等一批国内芯片制造龙头企业,产品覆盖移动通信、工业控制、汽车和电力等多个领域。

  作为国内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在14纳米技术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该技术已经进入客户导入生产阶段。随着14纳米芯片未来量产,我国芯片制造业将进一步拉近与国际芯片大厂的距离。

  全产业链发力追赶

  集成电路产业分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装备材料等环节。近年来,我国涌现了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芯片设计龙头,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芯片代工龙头,但在最上游的集成电路装备和材料领域,还面临核心技术缺失、产品自给能力弱等问题。

  瞄准这一薄弱环节,去年下半年,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基金在临港地区揭牌。上海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说,当前集成电路产业装备和材料的关键技术和市场份额,掌握在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家的企业手中。成立专门的装备材料基金,体现出在该领域重点攻关的决心。

  以集成电路装备为例,位于上海的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是国产等离子体刻蚀机和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要供应商。截止2017年底,已经有620多个中微生产的刻蚀反应台运行在海内外39条先进生产线上。在世界最先进的7纳米生产线上,中微是验证合格的五大刻蚀设备供应商之一。

  材料方面,位于上海的新昇半导体公司,承担了国家02专项中的300毫米大硅片项目。根据参股方上海新阳发布的半年报,新昇半导体的300毫米大硅片从2017年第二季度起开始向中芯国际等代工企业提供样片进行认证,并有测试片等产品持续销售。2018年一季度末,上海新昇的300毫米硅片正片通过华力微电子的认证并开始销售。

  长三角携手打造产业高地

  来自上海市经信委的信息显示,近年来上海先后启动了华力二期、中芯南方、中国电子特色工艺等一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2017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近1200亿元,约占全国的20%。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中度最高和综合技术能力最强的标杆区域。

  一花独放不是春。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正在携手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2017年8月,华虹集团与无锡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虹集团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无锡高新区。

  华虹无锡基地一期投资25亿美元,将新建一条月产能约4万片的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支持5G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根据计划,一期工程预计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土建施工,下半年完成净化厂房建设和动力机电设备安装、通线并逐步实现达产,届时年产值预计将达50亿元。

  展望未来,上海将进一步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力争通过三年建设,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整体规模突破2000亿元。通过长三角的产业链配套协作,为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集群奠定基础。

  上海制造之精密制造

  冲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最前端

  □记者 王默玲 何欣荣 上海报道

  近日,一辆白色的商用物流车缓缓驶入上海嘉定区江桥镇加氢站,不同于其他货车,它没有粗重的轰鸣声,也没有明显的排气管,安静地停稳、检漏、加气,不出几分钟就加满离开。它是上海已经投入营运的50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的其中一辆。

  氢燃料电池是汽车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氢”风徐来,作为首个出台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的城市,上海已然做好了乘风而行的准备。

  氢燃料电池汽车“心脏”诞生

  “我们提供动力总成系统的这一批燃料电池商业化运营物流车,行驶总里程已经突破了200万公里!”谈到运行业绩,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拓展部总监高雷非常自豪。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50辆燃料电池乘用车、20辆燃料电池增程式邮政物流车、10辆燃料电池通勤车及500辆快递物流车等投入运营。其中500辆物流车的“心脏”——氢燃料电池系统由位于上海嘉定区的重塑科技研发制造。

  这个成立于2014年的创业公司,目前拥有376人的核心团队。成立至今,已经完成了CAVEN 3和CAVEN 4两款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CAVEN 3燃料电池系统已于2017年6月投入批量生产。

  “我们在广东云浮建设的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一期形成年产5000套产能,扩产后年产能20000套,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之一。”高雷说。

  “这批先期在上海投入运营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性能上已经充分接受了城市道路通行的考验。”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秘书长李鑫林表示,城市红绿灯多、车堵、车辆反复停车启动,均在低速大扭矩上行驶,“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重载时,行驶功率表现依然出色。”

  考虑到氢气的危化品性质,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制过程十分精密。“不久之后,我们在上海新建的研发中心将会完工,这将为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高雷说,“目前燃料电池系统的国产化率为67%,我们计划在2020年提升到90%以上。”

  加氢站网络布局雏形初现

  “3到5分钟,加满9公斤,花费360元,行驶300多公里。” 嘉定区江桥镇加氢站的运营方嘉氢(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丽莉说,“虽然目前使用氢气的百公里花费相比柴油贵了10元左右,但是随着使用氢气的燃料电池车越来越多,氢气的成本会更低。”

  田丽莉表示:“相比于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的载重能力显然更强,虽然目前的加氢站并不多,但是燃料电池车在城市周边穿梭配送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了。”嘉氢实业计划明年在长三角地区建设5到6个加氢站,以助推长三角城市群间形成氢气加注的能源网。

  就在今年6月,上海化学工业区内的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新建氢能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化学工业区把上海赛科、上海氯碱等企业产生的副产氢气经过回收、提纯、充装、液化,用于氢能源车辆的加注使用,一个绿色循环的“氢能链”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雏形初现。

  “上海化学工业区内主要企业每小时可产生约5万立方米的氢气,这个体量完全可以满足万辆氢能源车的用气需求。”上海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炜炜说,此前园区内副产氢气大多被企业自己用来燃烧使用,但这其实是最低效的氢能使用方式,“就像是把优质木材拿来当柴烧,但氢燃料电池就像是把好木材做成了好家具。”

  提前规划助推产业链形成

  2017年9月,上海在国内率先出台了《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加速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完善,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等。

  上海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示范城市。按照《规划》,上海将打造包含关键零部件、整车开发等环节的产业集群,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50亿元。

  “实践证明,我们不光是处在研发示范的初级阶段,而且处在运营提升的发展阶段。”李鑫林说。

  纵观长三角,江苏省苏州、南通、如皋等城市纷纷出台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浙江省和安徽省出台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燃料电池汽车都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今年4月,“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在上海嘉定正式启动,将充分利用长三角化工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以长三角高速为纽带,打造独一无二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经济带。这也为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难有规模效应、城市间单独规划难成有效网络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上海制造之精细制造

  医药企业“跑进”全球健康赛道

  □记者 龚雯 上海报道

  药品和医疗器械,关乎百姓的生命健康,在研发制造时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投机取巧。从抗癌新药到心脏支架、起搏器,从自主研发到全球并购,上海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拧紧创新发条,在全球健康赛道中一试身手。

  创新药研制步入“收获季”

  今年7月,由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顺利完成临床3期试验;今年9月初,和记黄埔医药研制的抗癌新药“呋喹替尼”胶囊获批上市……

  一个又一个重磅成果的涌现,标志着上海的自主创新药研制正在步入“收获季”。

  创新药的研制,离不开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作为上海医药企业的代表之一,今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出现显著增加,同比增长 89.82%至11.88亿元,与2017年全年15.29亿元的研发投入相距不远。

  作为生物药的明星,复星在单克隆抗体领域的研发步伐进一步加快,截至上半年,已有9个单抗产品、13个适应症获中国大陆临床试验批准,3个产品均于美国、台湾地区获临床试验批准,1个产品于澳大利亚获临床试验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生物研制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已报新药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名单,有望成为2015年《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后国内第一个上市的生物类似药。

  据了解,随着原研生物药专利到期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原研生物药为基础开发的生物类似药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预计,2020年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空间可达350亿美元。

  复宏汉霖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表示,企业将逐渐打破国外大药厂的单抗药物开发技术垄断壁垒,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研发和生产线,未来将继续聚焦在患者可负担的创新药物上,实实在在降低治疗费用,满足更多百姓健康需求。

  “匠心”打造医疗器械

  今年9月初,医学权威刊物《柳叶刀》刊登的一个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宣告了国际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自主研制的“火鹰”冠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简称“火鹰支架”),是此次临床试验的主角。

  心脏支架是一种用于防止动脉血管出现阻塞或狭窄的微小网状导管装置。在这个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强生和美敦力等跨国企业是最初的引领者,而包括上海微创在内的本土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站在了国际最高水平。

  此次在欧洲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10个国家21所医院)的“火鹰支架”,是上海微创推出的第三代靶向药物洗脱支架。微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常兆华表示:“欧美是全球医学最发达的区域。火鹰支架开展的这项试验,临床方案采纳欧美标准和规范,全程在欧洲医院进行,对照组产品也是国际公认的药物支架“金标准”的欧美产品。希望在“苛刻”的环境下,为国产医疗器械赢得国际医学界的认可。”

  作为影响因子最高的SCI刊物之一,《柳叶刀》对于刊载文章的要求非常严格,审核周期通常为数月甚至一两年。而针对“火鹰支架”的临床试验,《柳叶刀》从收稿到刊登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五名同行评审专家均给出了正面积极的反馈。

  能够赢得顶尖医学刊物的肯定,背后是“火鹰支架”十五年磨一剑的“匠心”。

  为使药物以点灌方式精准地扩散至血管病变区,“火鹰支架”需要在细如头发丝却极其坚硬的钴铬合金上均匀“挖”出近600个凹槽,其难度比“发雕”还要高出不少。为将药物精准地注入这些微型凹槽,微创还自主研发了药物涂层喷涂设备。从误差控制的角度看,这些技术达到了航天级别的标准。

  在心脏支架领域,进口产品曾以每根三万元的价格垄断中国市场。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成立后,先后研发出国产第一个球囊扩张导管、第一个冠脉裸支架和第一个药物洗脱支架,将进口产品的价格拉低到原来的1/3。在微创成立之初,国内的心脏支架手术量每年仅5000例。价格大幅下降后,2017年手术量已增至75万例。

  良好创新生态加速新药落地

  2018年上半年,细胞免疫治疗产业平台复星凯特的首个产品FKC876(即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Yescarta),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受理。

  复星凯特总裁王立群表示,免疫细胞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后新兴的一种革命性技术。Yescarta的引进对中国CAR-T细胞治疗的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复星凯特、和记黄埔医药和微创医疗器械集团,都位于浦东的张江药谷。

  新药研制素来以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著称,在国际上有着“双十”(10年时间、10亿美元)的说法。作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张江药谷经过十余年培育,已成为国产创新药的高地。

  以2017年为例,全国范围共有85个1类新药获批临床,其中张江占31个,比例超过1/3。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楼琦说,目前张江的生物医药研发已全面覆盖肿瘤免疫治疗、细胞/基因治疗、下一代基因测序等前瞻性领域。

  良好的创新生态,为张江的新药研制奠定了基础。和记黄埔医药首席科学官苏慰国回忆说,十一年前,他从美国回国创业,在张江一间咖啡馆与同事聊天时,忽然来了灵感。因为要出差,就找来一张餐巾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化学式结构后匆匆离开。这便是今日获批的“呋喹替尼”原型。

  从科学家的灵感变成治病救人的抗癌新药,其间还有诸多难关要攻克:企业初创时,买不起动辄数百万的研发仪器,张江独创性地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药研发出来了,自建生产厂房又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张江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医药代工试点,帮助创新企业完成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让科学家背着书包来创业”、“只要你有idea,张江药谷就能把它变为现实”——这些响亮的口号,孕育着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