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粳稻纷纷装上“中国芯”

2021-04-12 07:18:5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王建

  眼下,黑土地上春耕备耕忙。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粮食总产连续十年全国第一的黑龙江近年来不断加强种业创新,让中国饭碗装上了更多中国粮。

  “黑农84”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选育而成,据该研究所研究员栾晓燕介绍,该品种从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超过500斤,平均蛋白质含量达42.58%,近三年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

  去年秋收之际,在黑龙江省和平牧场科技示范园区,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合农71”进行田间实收测产,实收面积5.2亩,平均亩产量达336.2公斤,刷新了东北地区大豆实收单产纪录。黑龙江省种业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黄春峰说,这次测产打破了东北地区大豆单产纪录,说明东北大豆产量还有提升空间,应加快优势品种转化,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引领作用。

  近年来,黑龙江粳稻面积达近6000万亩,是我国粳稻第一大省。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秦家村农民崔明种了30多年地,2020年他种了100多亩水稻,品种是“绥粳18”,每亩产量达到1200斤。而在10多年前,他所在地区缺少水稻主栽品种,仅有的一些水稻品种品质优,但易倒伏,产量低。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品质育种研究所所长聂守军带领团队在黑土地上攻坚,播种、管理、观察、记录、选择、收割,再对收获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理想的品种材料……经过多年努力,聂守军带领团队选育出了一系列优质、多抗、香型水稻新品种。其中“绥粳18”成了黑龙江第二、三积温带主栽品种。近年来,该品种在黑龙江年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种子是关键。从加大种子研发力度,到应用先进育种技术,经过持续不断技术攻关,黑龙江在“十三五”期间成功培育突破性水稻品种303个。

  黑龙江还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种质资源库,推动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粮食主产区佳木斯,水稻原种供应量占到全省的60%以上。现在,当地正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优势,全力打造农作物原(良)种示范带。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黑龙江南繁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近五年,黑龙江省种子企业累计在海南扩繁各作物“新、优、特”品种6000亩,生产种子达95万公斤。

  黑龙江也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第一大省,但与大豆、水稻不同,部分玉米品种要靠“洋种子”。据了解,我国玉米种植历史相对较短,单产也低于发达国家,玉米种质资源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专家表示,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对控制玉米性状的基因进行鉴定选择、编辑改良,要想打好玉米种业翻身仗,就得在分子育种技术上取得突破,将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