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连续出台利好新政的刺激下,光伏产业出现回暖迹象,上游多晶硅的价格也开始逐步上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于8月30日正式对外公布《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将对光伏电站实行分区域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并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价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

  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自发改委发布该通知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国内多晶硅市场价格从12.25万元/吨逐渐攀升至13.28万元/吨以上,涨幅超过8.4%,其中以距离政策发布时间最近的9月份涨幅最为明显。

  根据新的补贴政策,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标杆电价全国分为三个区,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高于行业此前预期。补贴政策同时指出,分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适用于今年9月1日后备案(核准),以及9月1日前备案(核准)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

  对此,生意社分析师班文文认为,由于发改委的通知中限定了补贴的执行时间,这将促使企业会尽量抢在今年年底前上马装置、抢占补贴。由此,近期光伏企业开工率增加,加大了组件原材料多晶硅的消耗,导致多晶硅市场价格上涨。此外,考虑到装置成本折旧,开工率增加相当于降低了成本,在补贴确定的情况下,组件企业也乐于开足马力生产。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停产之后,近期多晶硅行业产能也逐步复苏。据班文文透露,四川永祥4000吨/年多晶硅装置计划重启,特变电工12000吨/年生产线已投产,日晶科技多晶硅装置也全部重启。

  此外,多晶硅行业产业集中度也正在不断提高。据发改委统计,上半年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仅8家,近80%多晶硅企业停产,部分停产时间过长、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目前,部分能源资源丰富、电力成本低的地区如新疆、内蒙等,逐渐成为多晶硅产业转移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