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公司董事长:我们感受了“速度与激情”

2019-07-22 08:4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兴彩

  科创板正式开市了!

  冲刺科创板一战,既是问答考试,更是内外磨合,脱颖而出的公司因此更加闪亮,首批挂牌公司的董事长们在经历了科创板“速度与激情”之后,如今站在新起点回味,不禁心生“脱胎换骨”之体悟。

  感受“速度与激情”

  走上科创板赛道,选手们立马就周身感到快捷,迅疾如风!

  “我们有幸感受到了这一资本市场改革的‘速度与激情’。”澜起科技董事长杨崇和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感慨得很精彩。

  他说,从宣布设立起,科创板一系列的制度规则、技术系统以及各项市场准备工作都快速、高效推进;作为首批上市企业之一,在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及公司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澜起科技顺利通过“大考”,申报、问询反馈、注册等整个过程可谓衔枚疾进、紧张有序。

  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董事长陈文源对记者表示,“我对这个进度非常满意,比我们预期的节奏还要快一些。”他说,得益于科创板,华兴源创“跑步”进入了证券市场,他非常感谢国家开创了科创时代。

  不到4个月就打完科创板通关战,首批公司都是收到问询就连夜准备材料答题。

  如此高强度、快节奏,对所有参与人员都是巨大挑战,对需要作出决策的董事长也是如此。陈文源坦言压力很大,也很感谢家人一如既往的理解及全力支持,“我主要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

  “感谢各级领导、各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杨崇和的感恩发乎肺腑。

  “我观察了首批上市企业,从提交材料到审核通过,用时最长的也没有超过4个月,这个速度在全球几乎都是最快的。”芯原创始人、董事长戴伟民如此说。芯原正在冲刺科创板,科创板的速度与创新,吸引了这家颇具原创性的公司。

  收获“红利和信心”

  快捷不等于没有挑战。选手们如何过关斩将,不仅考验实力,还考验智慧。

  “个人觉得上市委审核那45分钟最像高考。”对于一路走来的感触,华兴源创董事长陈文源用高考形容。

  从第一次问询到注册获批,哪些环节最烧脑?陈文源告诉记者,最具挑战的是如何描述公司技术先进性,“要让预审员老师理解、让投资者看明白,同时还要保证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不至于泄露。”这需要高超的表述本领,陈文源和他的团队为此费尽脑汁,思考良多,答题的过程可谓刻骨铭心。

  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冲刺科创板一战,既是问答考试,更是内外磨合,脱颖而出的公司因此更加光亮,董事长们也颇多感悟。

  拟冲刺科创板的公司该怎么备战?陈文源的体悟是:首先要严格去对照是否具有“科创属性”;其次要在招股书申报稿中将企业的经营规范化、制度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实事求是,不去蹭热点。”

  “科创板开创了创新性企业‘唱主角’的市场,也将为澜起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更好的契机、更广阔的舞台。”杨崇和告诉记者,澜起科技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这是市场对澜起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肯定,上市对促进公司更快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预示着澜起科技即将步入全新的发展轨道。

  陈文源表示,科创板能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给了自己做大事业的信心。

  体悟“改革和创新”

  科创速度背后,是各界对创新的渴求。

  “这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对于科创板之新,从纳斯达克归来的杨崇和感触很深: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科创板为经济发展锻造了创新的动力;从资本市场角度看,科创板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资本支持;从企业层面来看,科创板促进资本和科技创新的融合,有利于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发展。

  杨崇和认为,“审核速度和发行定价方式是科创板的重要优势。”

  科创板的创新还体现在对科创公司的度身定做上。芯原董事长戴伟民认为,科创板允许尚未盈利的科创企业上市,这个改革真正解除了套在拟上市公司身上的枷锁,让他们可以瞄准更长远的目标潜心创新。“否则,科技公司起码在冲刺IPO的5年里,不敢在新技术、新方向上进行大手笔的投资,研发投入不足,就可能造成公司发展后劲不足。”

  共创科创新动能。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董事长均表达了这层意思: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科创板,依托资本市场的支持,进一步做强做大,形成生生不息的科创潮流,推动中国科创企业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