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准科技徐一华:拥抱科创板是人生第四次选择

2019-08-14 07:41:4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邵好

  离开微软研究院下了很大决心吗?“没有,都没想好做什么就走了。”卖房创业难么?“当时没觉得特别难。”

  坐在天准科技董事长徐一华对面,很容易感受到他的“理工男”气质,消瘦、谦虚、沉稳。对于创业的艰辛,他总是一语带过,有着厚厚的钝感力;对待技术,他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抛出一连串专业名词。

  “从创立天准开始,我们就坚信一定能做成。时代给了我们机会,有幸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是激励,是鞭策。”徐一华告诉记者,科创板上市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有波折、挑战,而天准,准备好了。

  十几年磨一剑,天准科技已经打破了国外巨头对全球机器视觉行业的长期垄断,并将在未来引领技术创新及场景应用,创造全新的机器视觉应用产品,促进技术成果向新产品转化,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过去17年,我做了三个人生选择,最终有了天准科技和现在的我,而这次登陆科创板,或许是改变人生的第四个选择。”徐一华对未来充满信心。

  三个选择造就天准

  在外界看来,徐一华是当之无愧的“学霸”,16岁考入北理工学习计算机,硕士毕业后进入赫赫有名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成为北理工第一个获得“微软学者奖学金”的博士。

  “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是我第一个人生重要选择,很幸运,在那里接触了很多厉害的人。”之所以称之为一个选择,徐一华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硕士毕业原本计划是去美国读博士,但那年发生了‘9·11事件’,没能去成,耽误了一年。第二年可以去了,我思考很久,决定放弃。”

  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令徐一华如鱼得水,在这所中国IT界的黄埔军校,徐一华继续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那是一段令徐一华印象深刻的时光,至今他还感叹:“微软亚洲研究院太厉害了,能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在天准我们也想向这个目标靠拢,但目前还没达到。”

  外人羡慕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没有留住徐一华“不安分的心”,做了三四年后,他突然做出了一个令身边所有人都震惊的选择——离开。

  “性格里还是有不安分的因素,当时决定走的时候家人都反对,我当时也没想好出来要做什么,但还是决定要出来创业。”那年,徐一华27岁。

  如今,徐一华自我剖析,认为当时确实年轻气盛,没有成家,没有负担,笃定不移地认为自己肯定能做成,“或许早几年、晚几年,但从来没有怀疑过,相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

  冲动是有代价的。2005年底,北京天准正式成立,而从2006年到2009年,公司基本没有收入进账,最困难的时候,徐一华把北京的房子卖掉给大家发工资。“当时我们真的不觉得苦,大家拿着很低的工资,或者不拿工资,像个design house。”

  就这样研发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徐一华决定再做一次选择——搬家。

  2009年,苏州有一个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徐一华参加了评比。在当地考察时,他欣喜地发现,苏州的高端制造业蓬勃发展,而天准正是瞄准高端制造业发力。他说:“苏州有我们服务高端制造业的所有要素,面试的时候,我就跟评委说,支持我,我会来;不支持我,我也会来。”

  从此,在北京就天天与“苏州街”打交道的天准科技、徐一华,正式和“苏州”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依托当地的产业集群优势,天准迅速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密测量仪器产品,并与当地高端制造业一起不断成长,迭代创新,越做越大。

  扎根工业构建“护城河”

  最近几年,机器视觉概念大火,天准科技作为行业的领军者之一,此次登陆科创板也备受市场关注。与其他行业龙头公司相比,天准科技有哪些技术优势、竞争壁垒?公司所在的细分领域发展前景如何?

  “国内较为知名的机器视觉公司的创始人,几乎都是我的师兄弟,大部分是师弟。我们经常在微信群里切磋。虽然都是机器视觉,但大家做的真不一样。”徐一华告诉记者。

  事实的确如此,不同于师兄弟大多将深度学习作为主攻方向,发力服务领域,徐一华带领天准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专注服务于工业领域,其主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富士康、菜鸟物流、博世集团等知名企业,打破了少数国外企业对全球机器视觉行业的长期垄断。

  2013年开始,深度学习逐渐兴起,机器视觉能够覆盖的边界快速扩展,曾经比较困难的人脸识别有了比较好的解法,在安防、金融、美图等领域迅速兴起,并被社会所了解、认可。

  “在人脸识别领域,深度学习可以解决80%至90%的问题。可在工业视觉领域,深度学习只能解决10%至20%的问题,剩下的还需要非深度学习的算法,这就是天准的竞争力。”徐一华说。

  在徐一华看来,工业领域跟日常生活不直接相关,这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弄清楚工业的真正需求,可工业需求又很碎片化,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了解应用场景。另外,工业视觉不仅需要眼睛看,还要大脑思考,动手执行,这都需要极强的工业技术储备和工业设计积淀。“陌生的领域,水性再好也是会出问题的。”徐一华感慨。

  据悉,天准科技在机器视觉领域深度挖掘,已经掌握2D视觉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3D视觉算法、3D点云处理、多传感器融合标定等核心算法,以及基于FPGA的动态视觉技术、智能3D视觉传感器技术、基于ARM的智能相机技术、嵌入式3D结构光检测技术等先进视觉传感器技术。公司已经将3D视觉技术、深度学习和线扫描等行业先进技术应用于产品之中,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中掌握先机。

  为中国精密制造插上翅膀

  在天准,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推进中国精密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据说,这是天准成立时就立下的誓言,如今正在变为现实。

  在技术领域,公司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检测精度达到0.3微米的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累计申请了117项专利,其中已授权65项、软件著作权68项,制定了5项国家与行业标准及规范,在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

  技术领衔已转化为经营成果。作为最近10年成长最快、对制造能力要求最高的消费电子龙头,苹果非常认可天准的技术实力,2016年至2018年,天准科技向苹果公司及其供应商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038.81万元、2.17亿元及3.87亿元。

  凭借技术实力,天准科技获得苹果的认可,也通过与苹果合作实现更快成长。“消费电子对质量要求高,采购规模大,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包括天准在内的中国企业与巨头们一同成长,才有了今天的‘金刚钻’。”徐一华称。

  “苹果是腾飞的起点,绝不是终点。”徐一华强调,天准将持续打造统一而聚焦的组织平台与能力,特别是技术能力,继续聚焦机器视觉核心技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在业内的领先性以及与工业实际场景的深度融合,提升技术高度与壁垒。同时也将在产品定义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质量保证能力、运维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投入,从而真正为客户创造完整的价值。

  展望未来,徐一华设定了三年“小目标”。他说,未来3年,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在现有研发部门的基础上,公司将加大投入,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研发基地。在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推动现有机器视觉技术的优化和应用,并转化为技术专利予以保护,增强公司的技术壁垒,保证公司核心技术的领先性。

  “‘金刚钻’是立身之本,聚焦工业视觉仍是天准未来的任务,上下游扩展不考虑。”谈到上市后的业务拓展,聊技术时“眉飞色舞”的徐一华,立刻“回归”低调务实,连连摆手。

  对徐一华来说,虽然刚刚跨过不惑之年,但已算得上是科创领域的一员老兵。对天准来说,新的腾飞之路刚刚绘就。

  ■快问快答

  上证报:带领公司登陆科创板有何感想?

  徐一华:公司上市之后可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其责任是对董事会负责,要迅速开拓市场,加快产业化,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润。

  上证报:为何选择科创板?

  徐一华:此前就有上市的计划,一开始希望能上主板或者创业板,去年11月宣布了科创板的消息,我们认为自己很符合科创板的定位,就转而申报了科创板。

  上证报:上市之后,如何更好地回报股东?

  徐一华:给股民最好的回报就是保持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兼顾好眼前利益的同时追求公司的长期价值最大化。

  上证报:如何看待苹果?

  徐一华:没有苹果,天准不会进步那么快。从这点来说,我很感谢苹果。

  上证报:除了消费电子,公司还布局了哪些领域?

  徐一华:公司主要客户群体覆盖消费电子行业、汽车制造业、光伏半导体行业、仓储物流行业等各领域,消费电子是开始,但不是结束。

  上证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应具备哪些素质?

  徐一华: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能够集聚优秀的人才。心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企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