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行长刘连舸:下半年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降低融资成本

2018-08-29 21:2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张琼斯

  上证报讯 在中国银行29日举办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就净息差、不良处置、信贷投放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中国银行行长刘连舸表示,下半年,中国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更有效传导货币政策、更有力服务实体经济作贡献。

  “特别是,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刘连舸还透露,中国银行将聚焦手机银行建设,力争在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上证报记者 史丽 摄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 净息差获改善

  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88%,同比上升4个基点,较一季度上升3个基点。对此,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中国银行净息差延续了稳中向好态势。据他介绍,中国银行二季度净息差是1.90%,一季度是1.85%,环比上升了5个基点。中国银行净息差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

  一是受益于美联储加息,中国银行境外资产收益率持续走高,推动了该行境外机构净息差的上升。二是中国银行主动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活期存款平均余额的占比同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三是人民银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境内人民币存放央行平均余额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同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

  “展望2018年全年,中国银行的净息差仍面临着一些有利因素,一是,美联储将继续进行加息,我行外币息差有望保持上升趋势。二是在当前强监管的环境下,对存款基础较好,客户基础稳定,项目储备相对充足的大型银行而言,市场竞争力将会逐步提升,这将有利于净息差水平的改善。”张青松表示。

  不过他坦言,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对客户存款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银行需要加强对存款成本的控制。总体而言,他认为2018年中国银行的净息差将稳中向好。

  执行差异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优先支持自住性需求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在总结中国银行上半年贷款投向时表示,今年以来,该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助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贷款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截至6月末,境内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新增4145亿元,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适度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半年,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较年初新增1561亿元。新增贷款重点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民生消费、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支持京津冀、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港)建设。

  二是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中国银行继续执行差异化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优先支持居民住房自住性需求,保持个人贷款合理投放。上半年,境内人民币个人贷款较年初新增2101亿元。

  三是认真做好普惠金融,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普惠金融服务做好做大做出特色,维护就业主渠道稳定。对普惠金融加大资源配置力度,提高考核权重。二季度普惠金融贷款符合MPA考核要求。

  四是发挥海外优势,支持“一带一路”地区建设。充分发挥中国银行网络优势,运用海外资金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持续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推动沿线国家与我国相互投资,累计提供授信支持1159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下半年,我行将继续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贷款合理、平稳增长,持续加强贷款新投放管理,坚定推进存量信贷结构调整,致力于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林景臻说。

  实行大户信贷经营管理责任制

  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3%,较年初下降了0.02个百分点。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表示,从总体情况来看,境内大部分分行不良余额和不良率较年初“双降”。从不良化解看,中国银行采取了现金清收、重整重组、批量转让、核销等手段,上半年,境内机构全口径化解不良资产同比增加17.75亿元。

  潘岳汉表示,中国银行的新发展战略对于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抓风险化解,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完善长效机制。

  在长效机制方面,中国银行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努力提高行业研究和组合管理的前瞻性,持续优化信贷行业结构。针对大户风险突出的问题,加大了大户集中度的管控,实行大户信贷经营管理责任制,强化了各级机构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张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