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国际财经峰会”热议混改新路径

2018-10-17 21:20:5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刘昌源 张忆

  上证报讯(刘昌源 记者 张忆)近日,由上证报独家报道的深圳“百亿驰援”上市公司的消息引发市场强烈关注,由此衍生的混改话题也成了在17日举行的“21世纪国际财经峰会2018年会”上的讨论焦点。当前形势下,混改如何实现突破?与会嘉宾建言献策,提出了包括双向混改、重视员工持股、引入基金等“新思路”。

  据上证报此前的独家报道,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元专项资金,从债权、股权两方面入手,构建风险共济机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

  这一做法获得本次峰会与会嘉宾的纷纷点赞。

  中信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张锦胜指出,当前二级市场持续下跌引发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实则孕育了巨大的并购业务机会,而国有资本将会是主要的收购主体。

  “事实上,2018年前9个月,已有24家民营上市公司被国资‘驰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称。他认为,这实际上反映并印证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双向的,也是双赢的”这一双向混改路径。

  张文魁表示,国企混改欲实现突破,必须引入大宗非国有股份,构造非国有积极股东,进行实质性混改,使经营机制市场化,公司治理现代化。只引入股份占比很小的消极股东则属于名义性混改。而大型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后续的国有股减持。

  就同一问题,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则认为,应更加积极地认识员工持股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员工持股的力度。因为,员工持股是衡量国有企业特别重要的改革措施,企业的价值是员工创造的,包括企业家、科学家,包括其他的员工共同创造的价值。“未来谁更加尊重员工的价值,谁就有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混合所有制中要突破现有的界限,要在足够的高度上推动员工持股。”楚序平称。

  楚序平还指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最想看到的改革成果,而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而形成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广州国创基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左梁也建言,除了国有资产和民营资金外,将基金切入到国企混改中将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与机构资金对二级市场的作用类似,将基金的真金白银引入到混改中会起到带动作用,将国有资产和民间资本汇集起来,通过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

  “国企混改将是未来十年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从供给侧改革看,国企改革将释放新增量。”左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