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海内外热议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

2019-03-24 18:48:47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中国金融业为什么需要开放?开放的目标和节奏是什么?开放对全球金融业有什么样的影响?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上,金融业开放话题受到与会海内外人士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扩大金融业开放?

  开放的共识来自过往的双赢。

  在过去这些年的开放中,中国金融业取得长足发展。我国也成为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全球第一,保费收入全球第二的金融大国。

  “如果没有外资,很难想象我国金融业可以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来自外资的竞争使我们的效率、能力都提高了。”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黄毅说。

  在开放中,外资也找到了市场机会。友邦保险首席执行官黄经辉以寿险市场为例分析称,相对于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中国寿险保费占全球总寿险保费的比重还较低,“这个差距就是市场机会。”

  金融开放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说,世界经济正在全球化,要求货物和服务能够自由流动,如果金融市场不能够实现全球一体化,整个市场就没有办法实现一体化。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金融业的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这既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各方关注怎样的金融开放?

  全球金融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建设一个怎样的金融开放市场,各方有不同的视角。
  摩根大通国际董事长雅各布·弗兰克尔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使各个市场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使得各个国家的金融业调整速度变得更快,不论是向好的还是向坏的方向调整都更快。

  “确保一个良好运转的金融市场,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网,这个安全网能够很好地管理金融业,并有足够有效的机制,使那些影响开放的不利因素可以被去除。”雅各布·弗兰克尔说。
  也有与会人士从更全面的视角提出建议。“在金融业开放中,我们要关心三个问题:这将为中国金融业带来什么,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将给全球金融治理带来什么?”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说。

  他认为,金融的高水平开放不是一放了之,需要三个结合:开放和改革相结合,通过改革开放促进国内金融企业内部改革;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把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培养“国之重器”相结合,要培养民族金融品牌。

  高水平金融业开放迈向何方?

  中国金融业将持续扩大开放,这也吸引外资积极参与中国市场。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说,中国银行保险业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正在研究取消或放宽数量性的限制;将进一步拓展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将进一步简政放权,缩减和优化行政审批;将进一步优化监管规则,不断改善外资经营环境。

  在谈到证券业对外开放时,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认为,中国证券行业已经为进一步开放做了许多准备,金融行业有很多潜力可以进一步加快开放。

  “我们看到中国已经实施了许多开放措施,以前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在中国发展面临很多限制,但现在竞争环境越来越公平了。”温拓思说。

  “虽然我们身处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莫测的环境中,但我坚信,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将是全球最令人期待的变化之一。”彭博有限合伙企业董事长高逸雅说。

  他说,彭博将继续在连接全球投资者与中国市场方面发挥桥梁作用,期待通过共同努力,与中国金融市场一起走向全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