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资本项目开放提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亮点

2020-05-16 10:57:5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魏倩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魏倩)人民银行等四部委日前等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就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绿金委)主任马骏。马骏认为,《意见》对于加速资本项目开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意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019年2月国务院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来,一行两会组织有关机构在大湾区内开展金融改革开放多项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解决了许多操作性的障碍,为意见的全面落实提供了基础。比如,《意见》共推出45条各项措施中约30条已经开展过试点或部分落实,占到总体措施的约70%。

  二是《意见》标志着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的加速。意见在许多领域提出了加速资本项目开放的具体措施。比如,意见提出“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支持大湾区内地居民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一周前我国宣布取消QFII额度限制,现在又决定在大湾区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表明我国已经明显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提升了用弹性汇率自动平衡国际收支的能力,资本管制的必要性正在降低,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正在加速。

  意见提出“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允许跨国企业在资金池内实现本外币按需兑换”,令跨国企业资金调拨方式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营商环境优化,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高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

  此外,意见还提出了“支持内地银行向港澳地区的机构或项目发放跨境贷款、开展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支持设立人民币海外基金、允许港澳机构通过QFLP在大湾区参与设立PE和VC基金“等措施,这些都属于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举措,一旦取得好的经验,就可以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开。

  三是金融对外开放将惠及港澳居民。《意见》提出扩大金融业对港澳开放与合作,并围绕便利港澳居民跨境支付、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推出多项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措施。

  意见提出“研究建立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开展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试点”,“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使用移动电子支付工具进行人民币支付,推动移动支付工具在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使用”等。这些措施将允许港澳居民在大湾区进行小额支付时,可不在内地开立银行账户,仅持电子钱包就可在80余万商户处扫码消费,便利往返内地的港澳居民。

  四是支持澳门发展特色金融,有利于推动澳门经济结构多元化。意见提出,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推动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虽然澳门在大湾区主要城市中规模最小,但是对于连接中国与葡语国家,尤其是葡萄牙、巴西和安哥拉等位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上的国家,可以发挥重要角色,包括承接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立政府和民间沟通机制等。此外,发展特色金融有利于澳门克服博彩业“一业独大”的问题,推动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五是绿色金融将成为粤港澳金融合作的新亮点。意见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包括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开展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相关标准;支持香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等具体内容。

  今年年初,广州绿金委、深圳绿金委、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和澳门银行业公会在四地政府的支持下达成共识,将联合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该联盟旗下的工作组正在研究建立大湾区统一碳市场、探索构建内地碳市场与境外市场的联通机制(carbon connect)等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