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自4月公布以来就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近日媒体报道称市场联网测试将暂定8月30日至9月1日展开,正式业务有望于今年10月推出。这个消息让一直抱怨投资“无门”的内地投资者“喜大普奔”。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两地券商机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布局,以便搭上沪港通这一“顺风车”。不过专家也提醒两地投资者,沪港通投资毕竟是将资产投资于境外,未来投资和购买相关产品时必须充分了解信息和风险。

  商业银行积极布局

  对于小企业主孙伟来说,能够投资港股无疑是一个极大地诱惑。“我有一些广东、香港的朋友,他们总是香港的股市和投资环境更透明、公平。有些朋友早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去香港投资了,但是我不敢轻易尝试,毕竟挣钱不容易。”

  孙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有一条合法、合规的渠道可以去香港投资了,自己一定要试试看。

  除了券商等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更不会错过这个业务多元化的机会。中国银行此前宣布,中国银行集团将在今年10月推出“沪港通”跨境投资一站式服务。据了解,“沪港通”跨境投资服务将整合集团优质经营资源和服务网络:在内地,中行集团为客户提供跨市场资产配置研究支持及三方存管服务,中银证券为客户提供证券委托与交易结算服务,并联合中银国际共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资讯、委托和结算服务;在香港,中银香港与中银国际将整合专业力量,将为香港本地和国际个人投资者提供优质“沪股通”投资配套服务。

  与此同时,香港多家商业银行“闻风而动”,在传统优势的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加大力度。在产品方面,香港银行业快马加鞭,推出了众多挂钩理财产品。

  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业合伙人李乐文表示,沪港通“渐行渐近”,相信这对于两地的金融业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包括两地银行业也将获得发展多元化业务的机会。而沪港通业务推出后将给银行业带来多大的市场机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观察,主要还是取决于A股、H股未来的表现。

  李乐文坦言,在银行布局方面,大银行肯定比中小银行更具优势。“现在大银行在香港都有自己的分行或者子公司,他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优势,把两地的业务联动起来。”但是,李乐文也称,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商业银行,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银行会谨慎布局相关业务,而不是盲目去做。

  瞄准高净值客户

  而不少银行业内人士也坦言,就沪港通业务试点初期,商业银行并非“指望”这项业务能带来多大的盈利,而是为了“笼络”高净值客户资源。李乐文称,“真正的大富豪,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渠道去境外投资。银行为的是那些介于普通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之间的高净值人群,这部分人群在近年来正快速增长。通过沪港通,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财投资服务,比如可以进入香港股市或者购买一些相关的理财产品。”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像孙伟这样的高净值人群正在不断增长。《2014中国高净值人群心灵投资白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个人资产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比上年新增10万人,达到290万人,其中超过6万的新人住在北京、上海与广州。

  试点初期,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投资策略分析师蔡喜洋告诉记者:“根据我们的调研,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一般都是准私人银行客户,这是各家商业银行积极争取的。”据了解,中行还将“沪港通”综合服务纳入“中银尊享跨境通”服务框架,为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投资顾问服务。

  蔡喜洋称,“虽然各级各家商业银行的情况不一样,不过大家肯定都会积极来做这件事情,未来大家都会有这方面的业务,这将成为培养和留住客户的一个手段,如果你家没有肯定就被甩在后面了,短期来看肯定不是盈利的问题。”

  投资需“知己知彼”

  谈及沪港通业务初期,两地的资金流动问题。业内分析人士分析,沪港通分为南向“港股通”和北向“沪股通”,从南北两向的净买入额度来看,目前初步设定的是北向3000亿元和南向2500亿元,静态来看规模是有限的,总风险是可控的。北向3000亿元的净额度相当于上交所现有市值的2.2%,南向2500亿元仅相当于港股现有市值的1.2%。

  李乐文表示,“虽然理论上资金量初期我相信南下资金会更加踊跃,从香港北上的资金可能相对谨慎,因为香港投资者对A股市场不是那么了解。”他说,沪港通业务推出在即,相关的准备都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推出后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和法律风险需要关注。从银行角度来说,可能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销售过程中会否出现违规行为或者有没有把信息充分告诉投资者。二是反洗钱的问题,这方面的监控肯定也需要加强。对于两地投资者而言,由于资产毕竟是投资在境外,在购买相关产品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和风险。

  资深投资人士提醒“孙伟们”,沪港通将促使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对两地汇率及汇率形成机制造成影响,这将放大投资者面临的汇率风险。沪港通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香港和内地的资本管制壁垒,境外资金可以借道沪港通进出境内市场,虽然试点期间采取限额管制,未来随着规模的扩大,沪港通可能成为境外热钱出入境内的市场通道,成为热钱冲击内地市场的源头。此外,应该警惕不法分子借助沪港通进行跨境洗钱活动。两地互联互通后,投资者需要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来转移和对冲风险,而内地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活跃,缺乏风险对冲工具,使得投资者不能灵活转移和对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