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上周五宣布英拟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非中国主权债券,这意味着首支人民币国债即将登陆西方国家。作为老牌金融强国,继三个月前伦敦拥有人民币清算行和英镑人民币可直接交易之后,今次再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踏上新台阶,欧洲成了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突破口。

  说到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学界、业界和政界普遍认为应遵循两个“三步走”策略,一是从功能上,“计价货币-投资货币-国际储备货币”;一是区域上,“周边化货币-区域化货币-全球化货币”。从具体实践来看,去年末起人民币已稳居全球七大支付货币之列,并超越欧元成为传统贸易金融领域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阶段而言,选择这一路径无疑是明智之举。然而,在当前国际货币格局经历重构之际,人民币国际化理应寻求新的突破口,中英政府此次的合作可谓水到渠成。

  一方面,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具备了现实基础。其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美国QE政策导致全球经济的持续动荡,已使以美元为单一主权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越来越无法适应全球经济的现状,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已是大势所趋。其二,我国自2010年起已连续4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形下,虽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增长动力依然十足,世界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加深,对人民币的需求将日益旺盛,人民币成为商业、经济和金融储备货币的重要性越发迫切。其三,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一系列政策安排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奠定了制度基础。尤其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改2005年以来持续升值态势,双向波动浮动显著增强;以IMF资本项目可兑换的40个子项来衡量,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部分可兑换以上的项目已占全部交易项目的90%以上;沪港通、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举措也正提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2008年以来,我国央行先后与韩国 、英格兰、欧盟等25个国家或地区货币当局签署的近3万亿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证明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已具备了一定规模,这也为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积累了制度经验。

  英国此次计划发行的人民币国债规模或达20亿,并将筹集资金用于英国外汇储备。正如奥斯本当日所表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充满信心的时刻。鉴于英国在全球金融系统的重要地位,英国此举或将引发示范效应,欧元区、瑞士等其他西方发达经济体发行类似产品值得期待。这不但将丰富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和提升人民币的投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为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其中一个突出特点是“欧洲元素”频频闪现,除了这次英国将发行人民币国债,其他代表性的有:去年6月和10月,中国央行先后与英格兰央行、欧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欧洲各大金融中心纷纷角逐人民币离岸中心,今年法兰克福、伦敦、卢森堡先后获设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中法双方也同意就“在巴黎建立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安排”在磋商;人民币和英镑自6月起已可直接兑换,人民币正式宣告突破了G7防线。

  人民币在欧洲成了抢手的“香饽饽”,是因为随着中欧政治互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双边经贸联系的日益密切,欧洲的人民币业务变得大有可为。截至去年底,欧盟已经连续10年保持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且连续三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中欧还提出了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更何况,持续疲软的欧洲经济,也有赖于中国的因素来提振。再者,近几年来欧洲特别是欧元区国家“去美元化”趋势越来越突出。法国巴黎银行因被指控在2002年至2012年期间为遭受美国制裁的苏丹、伊朗和古巴三个国家转移了上百亿美元资金,在6月30日被美国司法部处以89.7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这个事件或将成为欧元区大规模“去美元化”的导火索。一个重要的标志是,7月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的欧盟财长会议上,如何提升欧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问题首次被列为议题。事实上,自1999年元旦起正式流通以来,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已成了全球第二大货币,也是美元霸主地位的最有力挑战者。但经过近15年的运行,欧元至今未对美元构成实质性“威胁”,世界上大部分跨境贸易仍是以美元计价,全球央行的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超过六成,外汇市场中涉及美元的交易也高达80%。在欧洲“去美元化”的过程中,人民币在欧洲迎来新的机会。

  当然,中英此次合作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小步,在我国金融改革尚未完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不完善,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相对较慢的情形下,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