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公募基金“通道化” 委外定制基金迎严厉监管

2017-03-20 08:00:57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上周五,委外定制基金有了监管新规。证监会向公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下发机构监管通报,严禁公募基金“通道化”,要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同时,通报明确了委外定制基金需采取封闭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发起式基金形式等模式;若不是委外定制基金,单一持有人占比不可超过50%,并覆盖到已获批复但尚未募集成立的基金,对于已成立的委外定制基金也将一视同仁。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委外定制业务在市场需求和新政磨合中进入一个新阶段。

  明确委外定制基金规则

  新老基金一视同仁

  数据显示,目前公募委外定制基金规模或已超过万亿元。

  监管新规最受市场关注的一点是明确了委外定制基金的运作模式。新规规定,新设基金(含已获批复但尚未募集成立的基金),拟允许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50%的,应当封闭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定期开放周期不得低于3个月),并采取发起式基金形式,在基金合同及基金招募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中予以充分披露及标识,此类产品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管理人还应在基金注册申请材料中承诺,拥有完全、独立的投资决策权,不受特定投资者的影响。

  同时,新规要求非委外定制基金的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集中度不得达到或超过50%,并在基金注册申请材料中承诺,后续不存在变相规避50%集中度要求的情形。

  尤其重要的是,新基金、老基金一视同仁。按照要求,在新规发布前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占比已达到或超过50%的存续基金产品,管理人后续不得再接受此单一投资者的申购。对于其他存续基金产品,管理人应保证接受申购后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低于基金总份额的50%,以及确保旗下产品不存在变相规避50%集中度要求的情形。

  此外,监管还要求,若报告期内出现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基金产品(前述明确允许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50%的产品等除外),应当在基金定期报告“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项下披露该投资者的类别、报告期末持有份额及占比、报告期内持有份额变化情况及产品的特有风险。

  据介绍,委外定制业务是指银行、保险等机构将自营资金或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投资(或以投资顾问操作)的模式。2015年,委外资金开始向公募渗透,2016年委外出现业务大爆发,2017年以来也延续了这一火爆势头。从监管思路看,去年部分公募基金管理人接受机构投资者申购,使得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过于集中,出现的管理人独立性、 产品流动性风险以及公平对待投资者等问题不容忽视。公募基金要公平对待投资者,严禁公募基金“ 通道化”。

  万亿委外基金格局生变

  委外定制进入新阶段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新规非常严格,委外业务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尤其是新基金、老基金一视同仁,可以说对目前万亿委外定制基金都形成了制约。

  数据显示,2016年共成立1151只基金,其中,机构定制类产品超过580只,合计首募规模4931亿元。截至2016年末,当年成立的定制类产品总规模达到9038亿元。若算上2017年以来成立的“疑似”委外定制基金约1550亿元的规模,委外基金总规模超过了1万亿。

  新规为委外定制业务设置了“天花板”。按照新规,委外定制基金(即单一持有人占比超过50%)需要采取发起式基金模式,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基金经理等人员的资金认购的基金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这一要求会极大影响这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资源有限,新规使得委外定制基金有了“成本”,预计会提高管理费标准等。大中型基金公司或股东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相对来说更有优势。

  此外,普通公募基金的单一持有人占比不可以超过50%,也有人士猜测是否可以三四家机构“拼单”模式来规避。“拼单操作难度大,愿意这么做的机构不多。”据一位人士表示。

  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表示,新规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募基金市场可持续稳健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或是为即将登场的FOF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