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牛气冲天 有多少沪港深主题基金踏空?

2017-05-18 08:01: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贤佳

  A股最近持续震荡回落,恒生指数却一路稳步上升,今年以来已上涨近15%,稳稳站上25000点整数关口。借助港股的走势,25只沪港深主题基金和66只QDII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10%。但并不是所有叫“沪港深”的基金都踩准了行情,那些错失行情的基金的最大“痛点”在哪里?上证报记者通过数据梳理发现,或许从建仓开始,这些基金就找错了点。

  业绩背后的管理“痛点”

  深港通开通前后,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南下的资金众多,沪港深主题基金也趁着这股东风火了一把。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剔除掉C类份额的情况下,目前市场有多达77只相关产品,且基本上是在2016年和2017年成立的。

  不过,这些基金的业绩分化十分明显。截至5月16日,今年以来的总回报数据显示,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东方红沪港深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龙头精选混合位列前三名,收益率分别达到19.60%、16.21%和15.32%。排名靠后的基金收益率最低为-7.81%,另有两只分别为-5.23%和-3.79%。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业绩分化,记者发现那些业绩落后基金从建仓起就对港股“投入不够”。有的基金虽说是沪港深基金,但其前十大重仓股竟全是A股。例如某基金,2016年年末的全部持仓中,重仓的都是一系列中小板或创业板的成长股,在该基金的年报里,后市分析也未见到与港股有关的字眼。通过2016年年报数据统计,在可统计的40只沪港深主题基金中,港股投资比例为零的基金并不在少数,达7只产品,占比17.5%;港股投资占基金净值比例低于10%的有8只,占比20%。

  “这种风格漂移背后主要的原因与公司管理团队有关。”一位总部位于南方的沪港深基金经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去年开始,公司团队变化十分明显,从高管到明星基金经理几乎都被挖走。公司旗下的多只沪港深基金在年初的一个多月时间内甚至处于‘空转’状态。”据了解,一些沪港深基金甚至成了大机构的定制基金,沪港深只是“马甲”而已。业内人士指出,港股和A股市场的风格差异十分大,在公司管理层定位模糊的情况下,很难做出靓丽的业绩。

  “大蓝筹”特殊的折价效应

  除了沪港深主题基金,还有一类投资港股市场的主力产品,那就是QDII基金。在所有的QDII中,基金名字明确带有“港”字的QDII产品有10只(包含联接基金),在这10只产品中,业绩同样出现了明显分化。

  今年以来,在QDII基金中,华宝兴业中国成长累计收益率达到20.2%,在上述基金中涨幅最高,同时也在所有QDII基金中排名第七。今年一季度末,其持有港股占基金净值的比例约为69%。易方达、国富、广发等多家公司的港股QDII产品收益率均在15%以上。另一方面,至少有3只主动管理类的QDII表现较一般。例如,一只港股QDII一季度净值增长率仅为2.33%,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33%。

  上述表现相对落后的QDII港股基金的一大共同失误是踏错板块,主要埋伏于跟踪恒生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小型股指数以及H股指数等小盘股的标的。“南下资金主要的偏好就是寻找熟悉的大蓝筹。第一,同为蓝筹股,H股比A股便宜,折价率平均为7%,而小盘股很难找到这种比价效应;第二,港币具有资产配置功能,具有分散配置的优势。”沪上一名有着多年QDII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表示。

  “投资港股最大的优势就是低估,低估时买入优质标的,很可能就得到利润与估值双重提升。从市场与交易的角度说,蓝筹股无论从利润还是估值看都更具备确定性。”上述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表示。数据显示,截至5月初,今年以来南下资金规模已达到2705亿元。多数机构认为,未来将有更多资金南下,投资主战场还是在蓝筹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