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不断攀升 需防范期末大规模赎回风险

2017-06-27 10:3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朱贤佳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朱贤佳)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率节节攀升,7天年化收益率均值达到4.10%,甚至出现收益率达到7%以上的品种。但有理财专家提醒,流动性紧张在带来货币基金收益率上涨的同时,也需要防范期末大规模赎回风险。

  高收益下风险渐显

  通常来说,6月是年中资金的敏感月份,叠加银行MPA考核,流动性现季节性紧张。货币基金的收益与资金面呈显著负相关,资金面紧张的季节,往往也是货币基金的旺季。这在货基近期的规模和收益率方面双双得到印证。

  收益率方面货币基金表现突出。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货币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均值达到4.10%,7天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有13只,占比1.88%。收益率4%以上的有427只,占比61.74%。其中收益率最高的7天年化收益率已经达到7.49%。

  在此背景下,货币基金以及部分短期理财基金成为基金公司重点推广的产品。据统计,截至6月21日,今年共有44只货币基金成立,发行总规模为484.91亿元,而去年上半年仅成立14只,发行份额169.48亿份。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4月末,货币基金份额达4.5万亿份,较3月末增长近5000亿份。此外,根据基金一季报反馈,101只短期理财基金(A、B类分开统计)共计出现439.85亿份的增长,比2016年年底的1360多亿份激增了32%,其中,南方理财60天B、汇添富理财14天B、大成月月盈B、兴业14天理财B等7只产品份额增长都在50亿份以上。

  但也业内人士已经敲响警钟:今年货币基金规模上升离不开银行等委外资金的“帮忙”,这同时也埋下了一定的隐忧。委外资金对市场利率的变动很敏感,投资行为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增大了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管理压力。例如,去年底债券市场大幅调整,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机构投资者短期集中大额赎回,个别货币基金遭遇投资者赎回与市场流动性缺失的双重挤压。

  沪上一名货币基金经理对中国证券网记者表示,如果基金管理人盲目扩张规模,通过拉长久期等激进方式追求高收益,风险应对能力和经验不足,当市场逆转时风险会加速暴露,去年底债券市场的一幕会重演。

  中小投资者需加强自我保护

  对于银行和基金间的固定合作模式,诸多基金公司视为较为稳定的收益。银行季度初申购、季度末赎回的固定操作模式,银行和基金公司皆大欢喜。当然,如果货币市场发生超预期波动,这种合作模式的流动性风险可能会暴露。

  理财专家提醒,流动性紧张在带来货币基金收益率上涨的同时,需要防范期末大规模赎回风险。投资者在购买货基时,要观察货币基金规模和机构持有比例,选择规模较大、业绩稳定的货基,减小资金面、季节性特征的影响。但目前来看流动性紧张局面有所缓解。4月以来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的状况近期终于出现缓和迹象,自6月21日至今,隔夜Shibor已实现17.2点的降幅,6月26日报2.7170%。7天期,以及1个月期以上的Shibor近日也均连续回调。

  此外,相当多的货币基金份额持有人中既有机构,也有散户。理财专家提醒,每逢季度末机构资金撤走后,中小投资者需要面对季度初机构资金再度大额申购份额时收益被稀释的风险。中小投资者在投资货基时,更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