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卢凯:“一带一路”促进券商国际化发展

2017-09-14 17:47:38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王雪青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雪青)9月13日下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证券交易所特邀协办,自治区金融办和国海证券承办的中国-东盟资本市场服务“一带一路”金融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在中国-东盟资本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分论坛期间,国海证券副总裁卢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4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响应,其中,资本市场的持续创新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落脚点之一,资本市场有利于“军民融合”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和协同创新。

  卢凯认为,近年来,创新发展已成为衡量资本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国际化发展则被证券行业普遍认为是未来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四年来,证券公司国际化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的实施路径包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收购兼并、新设网点等方式做战略性网络布局;以承销、并购业务为切入点为国外企业在华投融资、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务;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接壤的境内省份加大投入。

  卢凯表示,证券公司国际化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需求涵盖了国内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化业务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金融基础设施诉求,比如人民币国际化、公认的制度立法、相互连通的交易平台和登记结算平台、相互认可的监管体系和产品标准、足够强大的信息系统以及沟通机制等等。卢凯认为,目前较为接近体系基础相对较好、影响相对较大、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有可能实施等特征的交易工具和投资渠道,就是去年底刚刚组建的票交所。在他看来,“票交所”不仅是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较佳切入点,票交所还为“人民币票据”提供全球性的交易平台,“人民币票据”可能会成为贸易互通企业短期融资的最重要工具。

  具体来说,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中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和贸易融通企业是具备代表性的参与主体,而票据是上述企业普遍运用的最重要支付结算工具之一。随着国内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和网点的不断丰富、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上海成功上线运行以及上海自贸区、前海自贸区不断出台跨境支付和融资政策,未来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人民币票据”或许可以成为“走出去”企业向境外企业支付结算的工具,以及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从事商业活动支付结算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东盟地区,人民币已经逐渐成为民间贸易的重要支付工具,因此该地区具备成为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人民币票据”试点地区的条件。试点一旦成功,票交所凭借其规则统一、信息透明、电子化交易的平台功能,将对“一带一路”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起到“急先锋”的作用。

  针对有发债记录企业作为开票人的票据以及未来达到国际评级机构一定评级的企业作为开票人的票据,都可以成为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主流金融机构的投资品种。如此,以国内银行为贴现行的直贴票据以及工商企业开具的电子商票将成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中小企业高效、简单、透明、可公开交易的重要融资工具,而境内外主流人民币持有机构的投资交易将为市场的活跃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证券机构可以针对上述票据提供“票据资产证券化”服务以及“票据衍生品”服务。参与主体类型丰富、交投不断活跃的票据市场将成为国内外投资人聚焦的金融互通平台。

  卢凯表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讲,股票和债券是标准化投资业务中最主流的两大投资品种,票交所的出现将为整个资本市场带来第三大“场内交易”投资品种,意义尤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