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私募股权模式将从作坊式向机构化经营转型

2018-10-26 17:34:3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黄蕾

  上证报讯 (记者 黄蕾)2018年10月26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麦肯锡中国银行业CEO季刊》的最新一期——《业绩斐然顶级投资机构的成功之道——持续创新 穿越周期》。该书梳理了私募市场投资发展30余年的行业脉络,回顾了私募股权战略价值,盘点了投资热点趋势及策略,并就资管新规落地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如何建立机构化能力、成为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引领者展开了深入探讨。

  麦肯锡表示,伴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资产管理公司面临全面转型,锻造另类资产投资能力刻不容缓。本土领先的私募基金亟需建立机构化能力,建立卓越品牌,致力于成为世界顶级私募机构。地方性投资集团则须吸取国际领先投资公司的运营智慧,建立包含另类资产在内的专业投资能力。

  随着中国另类投资市场的不断成熟与规范,募资难度逐渐加大,机会与挑战并存。麦肯锡分析认为,一方面,以养老基金、主权基金和捐赠基金为主的境外有限合伙人(LP),近年来逐渐增加了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投资份额。对于这些境外LP而言,他们更加看重普通合伙人(GP)团队的本土化能力,投资的规模化能力与沟通的一致性和透明性。

  另一方面,本土的LP则以国资为主,同时也有更多的私营企业及高净值客户加入;国内LP则更看重GP的行业专注能力、团队能力,以及是否能够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兼麦肯锡中国金融机构咨询负责人曲向军表示:“私募股权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价值,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当发展出现瓶颈时,那些获得私募投资的企业表现往往优于同类企业。原因是私募投资能够帮助实体经济企业在提高收入、提升效率和建设创新能力等三大维度上创造显著价值,也能够帮助新兴技术企业在引进人才、规范专业管理能力及实现规模化发展等方面更上一层楼。”

  曲向军进一步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人口结构演变、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大趋势下,私募股权的投资机会将被持续看好。特别是在颠覆性技术、医疗健康、金融科技、消费零售、节能环保等五大热点领域,这些行业涵盖了GDP中占比较高的主要行业,并挖掘出颠覆式科技、体验类经济、可持续投资及影响力投资等四大主题式机会。

  麦肯锡研究并指出了中国私募市场未来的五大发展趋势。第一,在中国市场的制胜要素正从单一靠资源驱动,向资源和能力双轮驱动的机构化转型。第二,围绕LP需求,建立多资产类别的投资能力,将成为领先私募基金的发展重点。第三,随着监管趋严、刚兑打破,私募股权在未来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将稳步提升。第四,随着以“养老金三支柱”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逐步走向成熟并成为主流,能够打动并获取这一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定能实现飞速发展。第五,投后管理与增值能力将替代金融工程,成为价值创造的核心。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周宁人表示:“经过全面分析,我们发现,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往往具备八大特征,值得中国私募股权机构学习借鉴。第一,不懈地追求绝对收益,为投资者创造持续价值,坚持以投资业绩为核心。第二,围绕LP需求,通过自建和并购建立多资产类别投资能力和‘一站式’服务模式。第三,深耕行业专业化,专注于专业领域,以自有项目挖掘为主,极少参与公开竞标。第四,在某资产类别打造领先市场的“王牌”投资管理能力,建立品牌影响力。第五,打造强大募资实力,为社保与主权基金等基石投资人提供一站式服务。第六,打造卓越投后管理能力,建立专业化的投后管理团队和行业专家网络,通过投后增值提升投资业绩。第七,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围绕私募股权主业,向投行、结构化融资和财富管理延伸业务模式,发现新增长点。第八,注重机构化能力建设,治理组织和人才的科学化管理,完善投资决策流程、风险管理与信息科技。”

  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马奔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及行业格局的日渐成熟,私募公司在获取项目后,更注重通过投后管理来提升资产价值。投后管理是决定投资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是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专业能力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中国私募公司与国际顶尖私募差距最大的地方。未来,投后管理将是本土私募需要提升的首要着力点。”

  曲向军最后总结道:“未来十年,私募股权模式将从传统作坊式向机构化经营转型。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的先行者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向国际顶尖基金学习,致力于自身业务的延伸。未来十年,中国必将涌现出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