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事纠纷上“云法庭” 优化营商环境法院有新招

2020-03-25 07:59: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韩宋辉 王红

  疫情防控期间,因为一些企业出现无法按时付款、按时交货等问题,企业之间的违约纠纷有所增多,基层法院原本存在的“案多人少”的矛盾更为突出。如何更高效地调解纠纷、让企业避免陷入长期官司,既是企业的迫切诉求,也是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关键。通过总结今年2月以来2200余次在线开庭及谈话,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间摸索出一套简案快审方略。

  近期,一家规划设计事务所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了和解意向,希望西城法院主持调解,保障该事务所能及时拿到设计费。法院审判团队通过移动微法院线上调解谈话,不到24小时便将电子签章的调解书副本发送给双方,帮助该事务所及时拿到款项发工资。

  疫情防控期间,类似案件还有很多。据西城法院民三庭庭长赵莹介绍,一方面,部分企业仅留有少量周转资金,一旦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限,回款难度增大,自身向外付款的压力也加大,可能形成三角债;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则因延迟生产或原材料成本上涨等致使产能不足,无法按时完成交货。此外,企业融资能力下降,还可能引来对赌协议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融资融券纠纷等。疫情期间,商事纠纷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商事纠纷事关企业生命线。赵莹表示,法院应充分运用调解方式促成合同双方重新磋商,尽量采取替代履行、协商部分解除合同等方式,减少因合同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尽可能为中小微企业争取更长的付款时间,缓解生存压力。同时,法院要加强证据审查力度,准确认定违约责任以及是否构成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统一同类案件裁判尺度。

  基层法院长期面临“案多人少”的矛盾,受疫情影响,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克服困难,加快商事纠纷审理效率?

  赵莹表示,首先,在答辩期届满后,就要通过组织证据交换、召集庭前会议等方式,做好审理前的准备,提高庭审一次成功率。其次,要控制好延期开庭的次数,普通程序审理的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审理不超过两次,简易程序以及小额速裁程序审理的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不超过一次。对于案情简单、当事人争议不大的商事案件,应提倡当庭宣判,压缩案件庭后审理周期。

  2月18日,西城法院通过“云法庭”在线审理了一起中小企业起诉客户支付货款案。中小企业直言疫情期间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希望尽快拿到货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线上沟通,最终双方在线签署调解协议,中小企业将在次月收到货款26万余元及利息损失1万元,可有效缓解其现金流压力。

  据了解,为了妥善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审理工作,西城法院已将线下诉讼活动全面转至线上,引导当事人申请网上立案、调解、开庭、执行,将符合在线庭审条件的案件全部通过“云法庭”开庭审。2月以来,西城法院共通过互联网在线开庭、谈话22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