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日前公布结果,25家公司共投入1071亿资金获得中石化旗下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接下来公司将建立多元化的董事会。

  中石化不缺钱,由它打响央企“混改”第一枪,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引进民营资本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新业务,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因此,在挑选投资者的时候,它一早就提出 “国内企业优先,产业资本优先,惠及民生的优先”三原则。从最终结果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各占一半,海尔、复星、新奥能源、汇源等实业企业和腾讯均成立相关实体“混”进了销售公司,金融资本中有公募基金、有PE、也有险资,一众队伍可谓浩浩荡荡。

  人们关心的是,引进上述资本能否达到“混改”初始目的,而这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看:

  一是公司治理能否得到实质改善。25家企业之中,既有网络公司,也有食品、电器生产商,更有一半左右的金融资本,这些企业平均起来每家只有1%多一点的股权,它们的加入要达到改善治理结构的目的必须满足两点:一是25家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能说得上话,能对大股东有触动,能真正把民营企业的活力传导到董事会手中。二是25家公司之间能否团结。关于未来的董事会,中石化已有构想,即中石化方4席,新投资者3席、独立董事3席、职工董事1席,这样的安排,动机无疑是好的,也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代表不同利益的董事能否形成合力避免扯皮,这点至关重要。

  二是业务能否因此增长。中石化销售公司业务很简单,创新空间不大,未来突破点在于提升非油业务占比(仅1%左右,远低于国际同行的30%),而新进来的实业资本与中石化销售公司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股权合作理论上对业务合作也会有较大推动。销售公司有3万座加油站、2.4万家便利店和8000万客户,腾讯、汇源、海尔等企业如何将自己的业务嫁接在这个网络上,相信企业家们能想出好点子来,但要产生成效需要深耕细作,最终效果既可能高于预期,也可能低于预期。

  此前媒体传出民资对“混改”消极观望的消息,但从中石化案例看,情况并非如此,各方参与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当然,这与拿来“混改”的资产具有垄断性有关。引入民资打破垄断,目前看主要考虑的是股权进入问题,对全社会和消费者来说,打破业务垄断可能更重要,但若真的如此,它还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看来,这是一个悖论。

  中石化“混改”效果最终要交给时间去检验,但重要的是它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其他国企“混改”怎么改,完全可以百花齐放,只要达到前述两大目的即可,没必要抄袭中石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