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24日券商股权质押回购业务的开展,股权质押市场格局迅速发生变化,信托渐受冷落,而券商因多方优势迅速崛起。更有专业人士预测,随着试点质押回购业务的券商增多,信托质押市场中既有的亿万份额难保。

  券商牛刀小试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7月3日,国元证券、兴业证券、方正证券等第二批证券公司获得质押回购业务试点资格,加上此前第一批获批的9家券商,国内获得股权质押回购业务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已经将近20家,涵盖了大部分上市券商。

  券商股权质押回购业务的开闸,彻底打破了市场上原有的信托、银行分食股票质押市场的业务格局。自6月24日,首批获得股权质押回购业务试点资格证券公司开展业务以来,券商就以显著的优势抢占了信托、银行既有的市场份额。

  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6月24日以来上市公司公告的85笔股权质押业务中,券商抢占了43笔,占据半壁江山,信托公司仅获得16笔,甚至不如银行与农信社承揽的24笔。而在6月1日~6月23日上市公司公告的122笔股权质押融资业务中,信托却以47笔的承揽量高居榜首,而券商仅12笔。

  “随着券商股权质押回购业务试点的扩大及参与业务热情的高涨,股票质押市场将来基本是券商的天下,信托很难插足。”深圳某券商分管资产管理和创新业务的副总裁说。他认为,信托在股票质押市场除了提供通道外,既没银行的资金优势,也无券商的成本优势,而如今券商也拥有了渠道,信托自然要靠边站。

  据了解,在以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融资模式中,信托利用自身的通道优势,将投资者的资金与股票质押方进行撮合,从中抽取佣金和利差。或者将上市公司质押的股票设计成相应的信托产品,再转卖给投资者,从中收取管理费和利差。

  “投资资金和质押的股票两头都在外,这是典型的中介生意,没什么技术含量。”某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介绍称,其实好的质押标的股票都直接找银行,信托承揽的大多是银行放弃的项目。也正因如此,那些在信托进行质押融资的项目融资方成本通常也比银行要高一两个百分点。

  信托份额难保

  据券商人士分析,券商股权质押回购以高效融资、成本低、操作简便、期限灵活、交易安全有保障等多项优势,不仅让信托公司望尘莫及,还将冲击信托既有的市场存量份额。

  据了解,券商股票质押回购资金到账快,T+1日即可用可取,且使用无限制;股票无需过户,所有权不转移,相应证券权益由客户自行行使;既可以是限售股、解禁限售股和流通股,拟用于融资的标的证券上限还可突破总股本5%限制;融资期限可长可短,最长可达3年,还可提前购回和延期购回,随借随还,质押期内也可部分解质。

  此外,券商质押回购业务办理简单快捷,无需到中国结算现场办理质押手续;安全系数高,通过深沪交易所和中国结算进行交易和清算交收,客户待购回期间证券处于质押状态,安全可靠;零交易佣金,无论是交易所还是券商,都不收取交易佣金,也无印花税;融资成本低廉,相较于信托平均要低一两个百分点。

  据记者多方了解,现在从事股票质押回购业务的券商,融资成本多在9%左右,最高的不过10%,7.5%是已经出现的最低的。“融资成本主要看质押标的股票和质押率,一般而言,同样的质押率,主板优质项目质押融资成本要低于中小板,中小板又要低于创业板。”深圳某券商副总裁说。

  “拥有如此多的优势,券商股票质押回购将让信托现有的万亿存量市场份额很快归零。”上述副总裁大胆预测称。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信托公司进行股票质押的业务共351笔,涉及质押的股票量169.52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