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券商合力“抬轿” 助力中概股解决回归难题

2015-06-25 08:32:3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黄修眉

  暴风科技39个涨停板,分众传媒1000亿估值,两只中概股具有示范性的私有化回归就像魔山里的珍宝,不仅挑动着中概股的神经,也让一批试图套利的机构心痒。

  企业私有化过程中面临一系列资金难题,成为机构参与中概股回归套利的绝好机会。PE(私募股权)参与股份认购,携手券商成立并购基金,越来越多的机构利用自身资金和资源优势,帮助私有化企业实现转板或回归A股,依靠不同资本市场间的价值差异实现丰厚的退出回报。

  PE“图谋”跨市套利

  中概股私有化退市,面临着境外股权收购、高昂法律与财务费用等多方面资金难题。

  一位参与了泰富电气私有化的PE基金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私有化中概股通常有两种资金解决渠道:一是以公司的资产或股权为担保向银行借款,例如泰富电气曾向国开行香港分行实际借款9700万美元;另一种则是国内PE出资帮助收购境外股权、重组架构后回A股上市,PE在其中赚取市值差价。

  意欲借壳宏达新材的分众传媒背后,就站着中信资本、凯雷、鼎晖、光大等基金团队。

  拥有着资金和资源优势的PE无疑是中概股私有化的好帮手。他们能帮助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参与制定私有化后发展战略,协助企业再次登陆其他资本市场,作用不容小觑。“与中概股公司一样,PE看中的也是A股的高估值”,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报告曾一语道中PE背后的动机。

  就分众传媒私有化而言,从美国退市时市值27亿美元(约合168亿元人民币),披露借壳宏达新材后分众传媒的估值是457亿元。如果按中银国际给出的1000亿元市值计算,回归A股后的分众传媒估值有望增长8倍。

  成功帮助企业“翻身”自然有丰厚的回报,国内著名投资公司复星集团曾先后参与了同济堂、先声药业等中概股的私有化,成功退出后赚得盘满钵满。

  因美国投资者对中药不了解和不信任,贵州同济堂药业2008年跌至4美元时市盈率不到10倍,最终复星医药子公司复星实业联手其他公司以20%的溢价全面收购并退市。

  此次收购,复星实业付出2809万美元持有了同济堂32.10%的股份,数年后以8.47亿元将所持有的股权卖给了香港上市公司盈天医药,获利匪浅。

  新型投行抢食中概股回归

  国内资本市场的火爆是中概股返乡诱因之一,其他原因还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架构完善,以及“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社会大背景的推动。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家对新型企业的政策支持空前,比如近期国务院会议中特别强调的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

  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张颖近期公开表示,经纬投资的多家企业就在拆除VIE结构拟回归A股。据业内预计,这波中概股回归的浪潮可能会延续到2017年。

  5月底,华兴资本与中信证券战略合作。华兴资本CEO包凡明确表示,联姻的主要动因是海外科技公司回归A股的大潮来临,业内至少有100家科技公司表达了想在A股上市的意愿,提供境外公司拆除红筹方案是未来两家机构发展的重要业务之一。

  6月初,红杉资本联合华泰证券成立百亿元产业并购基金,核心投资策略聚焦中国概念股和红筹股回归;国信证券也已牵手9家PE大鳄,高调宣布参战网络中概股回归。

  至此,国内券商第一阶梯成员基本都已战略锁定了海外网络中概股。战略新兴产业板未开,投行对潜在项目的争夺已狼烟四起。

  摩根士丹利分析人士撰文称,中国正进入前所未有的资本新时代,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力量、新支柱、新未来,并将成为资本市场最活跃的板块。

  与此同时,中概股近期纷纷宣布私有化,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回归潮,券商率先闻风而动也符合当前投行业务转型的需求。

  中概股回归虽然是趋势,是好事,但也并非万事无忧。诺亚财富创始人殷哲表示,机构分享中概股公司估值溢价同时,也需承担与公司同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