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为券商带来哪些挑战与机遇

2016-05-28 10:05: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孟庆江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国内宏观经济主要面临企业融资压力、人口老龄化及结构性供给不足等问题。经济增长不仅表现在要素积累或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还涉及整个资源配置模式的变化,是社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影响,只有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在供给的同时扩大需求,逐渐扩大高端消费需求、内需质量以及差异化投资。并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来降低连接供给与需求的交易成本,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共同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孟庆江

  受国际国内多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运行中面临滞胀风险。为解决经济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明确任务。前不久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再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阐述和解释。通过推动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国内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过去通过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侧模式转向均衡、有序和高质量的供给侧模式。

  以供给侧还是需求侧为重点是各国政策的演化过程,是一国根据其国内国际形势所作出的相机抉择。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国内宏观经济主要面临企业融资压力、人口老龄化及结构性供给不足等问题。经济增长不仅表现在要素积累或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还涉及整个资源配置模式的变化,是社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影响,只有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在供给的同时扩大需求,逐渐扩大高端消费需求、内需质量以及差异化投资。并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来降低连接供给与需求的交易成本,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共同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券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机遇

  券商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中本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券商在调配资金流向、满足各行业资金需求方面尤其是对于长期投资方面还有差距。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应用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风险可控下基于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创新还没有得到证券行业的充分重视。

  鉴于国内的金融创新刚刚起步,国内券商在经营理念、盈利模式、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基础制度建设、管理经验与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券商存在着较大差距。不过,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明显提速。继中英联合声明确认双方支持上交所和伦交所就“沪伦通”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后,中德两国也在资本市场的合作中取得成效,组建中欧国际交易所打造离岸人民币资产交易和定价中心。这些对于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相辅相成,实体经济下滑最终将拖累资本市场的发展,帮助国内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是资本市场当下的重要使命。要解决当前企业有效投资与有效需求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撑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证券公司的金融产品创新在面临企业的各种资质和需求时,仍无法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券商在开展创新业务的时候,往往总是从众多企业中挑选出相对优质的企业去尝试,大量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发展规模和水平被排除在外,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券商应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投资研究能力和投资咨询业务能力,投身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之中。券商可以利用其资本中介的职能为企业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提供顾问咨询服务。

  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券商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设计为企业进行结构性融资,通过测算企业某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打造量身订制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如此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券商也可增强客户黏性,并获取可观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

  证监会重启IPO并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有助于激发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活力。券商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上,可发挥其投资中介和融资中介的功能,通过私募股权和股票质押融资等方式,根据企业的风险大小程度进行风险量化,为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全生命周期整体金融方案,从多方面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具体途径方面,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市场,不断研发和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券商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和专业的人才队伍,发挥多元化和综合化的金融中介服务优势,帮助中小企业量化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

  券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挑战

  证券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宽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比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国内股票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十多年有着显著增长,但距离成熟和运转良好的市场还有较长距离,特别是债券市场还未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当前证券市场的监管还需要完善,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本质功能,还不具备作为市场驱动金融中介的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及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需求。

  1.证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

  证券行业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帮助企业规避投资风险,有效地进行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当前,证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限,没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本配置,导致资金利用率偏低。国内股票市场的制度不够完善,与实体经济有很多脱节现象,市场结构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使资产配置效率受到损害,尤其是当前经济面临滞胀和经济增长放缓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

  证券公司在寻找项目时风险度量的考虑更愿意寻找风险小、回报高的大型项目,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监管方式往往迫使他们放弃风险大但前景远大的项目,导致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研发项目、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个人得不到及时充足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得不到根本缓解。

  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定价权是由资本市场决定的,国内缺乏在国际资本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定价权,导致企业购买大宗商品的成本偏高,出售产品时价格较低。即使在国内方面,由于期货市场的不健全,当社会资本投机于实体经济中某类产品时,在控制实体经济产品价格方面不能很好的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的作用,造成产品价格波动过大,严重时带来局部“通货膨胀”。

  证券机构对“三农”、科技创新型企业及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足,民间资金多投资难和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并存,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对接机制和渠道。证券体系的结构失衡是潜在的风险因素,也是证券市场不成熟的表现,造成了资源配置低效,制约了金融体系的功能发挥,妨碍了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

  2.证券公司同质化现象严重

  全国100多家证券公司中,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表现在产品的同质化、研究模式的同质化、网点布局的同质化、营销手段的同质化和经营方式的同质化等方面,行业过度依赖牌照保护,在创新性和积极探索方面做得不够。2013年以来,证券公司面对混业经营及券商牌照放开的政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券商经纪业务受到严重冲击,多数券商采取的应对策略具有可复制性,缺失考虑未来市场和本公司内部资源合理使用的定位,给互联网金融公司带来更多生存空间的同时使得证券公司自身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券商同质化现象的根源既与券商业务天生同质性有关,又与对证券行业的监管政策有关,创新产品易于被同行模仿,其创新存在的生命周期较短,导致人员流动较大。证券行业的同质化容易导致低层次的恶性竞争,通过“打价格战”吸引客户,增加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对整个行业都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和冲击;同时同质化弱化了证券公司之间的比较优势,不利于证券行业创新机制的完善,也不利用金融行业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并容易导致券商发展模式的脆弱性。

  券商同质化的深层原因在于缺乏自主开发核心业务系统的能力,在面临量化交易等核心交易系统,涉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时,多数公司采取外包的形式,使得公司业务的私密性遭到破坏,也导致公司业务的竞争和盈利能力下降。

  国外的证券公司中,具有自主开发核心业务应用系统的证券公司IT人力资源配备较高,人员素质较高。将个性化的客户财务咨询业务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美林证券,其核心的财务顾问业务功能全部由自身开发,韩国大宇证券的核心业务系统也都由IT部门自主研发。

  相比而言,国内多数券商为节约成本,将几乎所有软件开发都外包给恒生、金证、同花顺等外包商,致使行业间竞争高度同质化。随着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国际竞争逐渐加剧,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方针的实施,证券公司在企业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肩负更多的历史使命,国内的投融资产品应该跟上企业对外扩张的步伐。因此证券公司应思索如何结合自身情况将核心竞争力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通过打造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应用系统来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创新业务,将其转换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

  3.券商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

  券商由于缺乏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造成当前的技术研发跟不上新兴业务的发展需要,复杂业务没有配套的风险控制技术,导致券商不能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不能把握和引导客户的潜在需求,在设计新的产品和使用商业模式方面较为欠缺,这些都将成为券商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的障碍。

  从国外网络券商的发展来看,它们的业务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提升客户整体交易量和扶持新的业务增长点来优化收入结构。而国外的交易工具,特别是交易软件和平台大多自主研发,其各具特色的交易工具及交易策略是行业差异化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各券商的核心差异所在,券商未来在支撑创新业务发展和自主创新研发方面面临挑战。

  证券公司中互联网证券业务的核心是理财账户体系和相应的资金清算交收,其本质依然是传统的理财产品网上销售的业务模式,由于缺少有针对性的产品,存在业务形式单一、业务规模不大、业务进展缓慢等问题。受限于合规监管限制,证券公司从事互联网证券创新业务多持审慎态度,相关创新政策的不明确也限制了证券公司的创新发展。

  目前证券行业存在支付体系成本过高,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国内证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不尽合理。在清算交割业务方面,沪深两市的清算和交割业务属于两个市场之间相互隔离的清算体制,限制了高频交易市场发展的同时推高了交易成本。

  此外,市场上还存在不少操作层面的障碍和风险,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性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在学习国外资本市场先进经验的同时,需结合中国国情来开展,比如2016年年初熔断机制的推出没有很好的结合国内证券市场实际——国内证券市场虽有融券机制,但通常投资者不能从其开户券商处获得足额的股票实施卖空业务。

  券商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还表现在创新层次偏低,产品创新主要还停留在基础产品的创新层次上,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业务的衍生金融工程产品、投资咨询和个性化理财的创新方面较少,产品创新主要靠外延式的数据扩展而非内涵式的质量提升,导致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短,市场定位差异性较小。

  4.证券公司主要还是以产品为中心

  证券公司的业务转型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证券公司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证券公司应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形成股权融资、固定收益、并购、企业年金、直接投资等业务间的协同效应,通过提供全产品服务,充分挖掘客户价值。投行业务服务的视角应该从传统大型国企逐步扩展到资本属性活跃的民营企业,从大市值的金融、重化工行业,逐步延伸到高速成长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从境内网络的覆盖走向国际化渠道的建设。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浪潮中,精准的目标客户定位是必不可少的。证券公司应该抓住互联网这一现代化高科技介质,充分利用本身所具有的海量客户资源和网络数据,利用证券公司强大的投研团队通过对客户需求全面收集和深度挖掘,形成精准的基于需求的客户细分,通过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以及相应后台服务配套和跟进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

  5.国内资本市场的衍生品发展亟待加速

  相对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国内资本市场刚刚起步,衍生工具使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和频率不断增大,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究其原因在于资本发达市场根据大宗商品的供求结构变化进行炒作带动价格大幅波动,给实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巨大压力。从宏观环境看,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面临的经营压力和市场风险不断加大,券商可以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发挥券商为实体企业管理价格风险的功能,逐步提高在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券商应对供给侧改革挑战的对策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证券机构既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又依托于实体经济,并伴随经济模式的转型而改变。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证券行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股票、债券、并购、私募等市场均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基础上,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通过适应市场变化更好的服务国内经济和社会。

  1.强化券商合规经营,发挥风险控制作用

  依法经营、合规诚信是证券期货行业的生命线,2015年多家证券公司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形象地诠释了合规对于券商的意义和作用。证券公司作为风险的管理者,依靠客户和券商自身的风险管理盈利,合规经营是证券公司的立业之基、经营之本和发展之道,要坚决杜绝为了片面追求业务高速增长而忽视合规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行为发生。证券机构应加大合规宣传力度,树立合规意识,让合规经营的理念渗透到券商的每个岗位、每个业务环节,全面落实“了解你的客户”情况的监管和检查,营造人人“不想违规”的良好氛围。

  通过完善证券行业基础制度,对新产品、新业务做好风险监控和持续监督,确保监管及时到位,优化关键管控措施,构建人人“不易违规”的机制体系;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作为加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内容,强化监督力度,加大问责力度,形成人人“不敢违规”的监督问责机制。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券商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提升它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健全行业制度,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2015年股市经历了期现货市场交互下跌,多个交易日频现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局面,市场流动性几近枯竭。股市异常波动充分反映了国内交易制度的不完备、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监管机构需强化监管本位,紧跟市场发展变化。通过借鉴境外的有益经验,从国内实际出发,遵循国内经济和证券市场的特点与规律,稳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有效性,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严格限制杠杆比例过高的融资产品,及时清理违法违规的杠杆融资,及时对股市杠杆融资进行风险监测、识别和预警分析。加强对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的管理,规范程序化交易系统和信息化设备的风控,细化第三方系统接入规定,完善程序员交易的监管要求,维护资本市场公平交易环境。建立场内与场外、公募与私募、期货与现货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统一账户体系,加强跨市场联动交易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跨市场交易行为的统一识别和监控、监测异常交易、有效抑制过度投机。

  3.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不断增加,企业对并购重组和财务顾问等专业化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它们的需求已由传统的股权、债权融资延伸至兼并收购、资产证券化、投资咨询和风险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需要证券业的大力支持,证券业要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在关注社会融资规模的同时更加关注融资结构,将资金集中于效率较高、转型较快的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通过发行债券、股权和短期融资融券等多种形态的市场化融资工具筹集资金。

  资本市场应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新农村建设”等国家重大政策方针下帮助企业实现升级转型,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可为企业打造量身订制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嵌入式金融服务,以点带面地逐步向横向和纵向延伸,形成全方位、实时的专享金融服务;通过全面、实时掌握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数据来预判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实时计算企业的经营风险,确保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通过嵌入式的深度服务流程,加强与企业的相互依存度,有效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协同发展。

  4.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和普惠金融业务,助力供给侧改革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目标。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之一,绿色发展除需要政策支持外,资本市场的大量投资必不可少,证券公司应该抓住国家支持“绿色发展战略的要求”,在绿色发展行业布局。

  在去产能的部分绿色产业,波动性小、可预测期限长、现金流稳定,具有符合资产证券化对资产现金流要求的特点,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模式便利,容易获得资本市场投资者认可,能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渠道,有助于提高绿色产业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便于社会化监督,同时降低了融资门槛,有效地吸引了社会资本投资,证券公司参与绿色产品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绿色经济与供给侧改革,将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中发挥重要作用。

  券商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为有投融资需求的客户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通过丰富资产配置结构,拓展券商业务模式,为多层次客户提供互惠互利的差异化服务,提高投融资效率、降低成本。这种模式既能解决融资客户的资金需求,又能实现他们的财产保值增值,同时避免非法集资带来的损失。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等特点,但在金融知识普及、消费者教育及产品及服务的多样化等方面还亟待改善,券商可利用自身优势,在普惠金融发挥投融资中介作用。

  5.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股票发行融资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功能之一,中国股票发行制度从审批制到核准制,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核准制的缺陷和不足之处逐渐显现,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当前监管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推行注册制改革的实施条件有待完善,在市场整体稳定程度、投资者结构优化、市场有效约束力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目前中国股票资本市场规模庞大,交易量居世界资本市场首位,但衍生品市场极不发达,市场发展不平衡,风险缓释缺少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作为分散和缓释风险的重要业务,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减少投融资中间环节、缩短投资链条,为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力度,应加快发展创业板,通过带动社会创新资金链运转助力创业创新,帮助优质中小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募集资金,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覆盖能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其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创业板作为中小企业的资本服务平台,应进一步探索完善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规则体系和制度安排,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和培育力度。

  6.增强互联网金融意识,促进券商与互联网融合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化的兴起正在深刻改变着客户的金融意识和行为,客户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及希望主导自我金融服务和投资决策的需求更加强烈,希望得到24小时全天候的贴心服务,并能逐渐实现更多互联网和移动渠道的服务。券商通过渗透互联网金融的意识,借助手机App等便捷工具为投资者服务,券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客户需求,根据客户变化情况做出响应,及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目标。

  未来技术和金融的发展趋势将带来金融业的智能化提升,围绕“智能服务”,券商可在智能物流、智能城市等服务产业提前布局。通过借助投资者访问互联网,由各种智能设备和数据爬虫算法获取数据,券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投资理财信息,并实时更新。券商还可以利用自身数据驱动的洞察来预测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建议、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做出明智而稳健的财务决策。有助券商成为客户恪尽职守的管家、出谋划策的顾问、以及无微不至的服务商,在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同时,提升附加服务的可能性,在服务客户的同时获得相应收益。

  7.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和个性化服务,涉及符合不同年龄机构、收入结构和地区差异化的金融理财产品,为他们提供覆盖面更广,更值得信赖的金融服务。通过转变证券公司服务重心,深度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高适配性的金融服务,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和资本两要素上,但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深层要素。科技创新能促使企业提供资本产出比和劳动产出比,在企业层面形成规模效应,在行业层面形成集聚效应,在产业层面形成乘数效应。通过“互联网+”提升要素利用效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共享,发展共享经济,促进证券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发展。

  证券行业未来的趋势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营销和精细化经营。目前国外投行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财富管理产品模型和商业模型已经逐渐成熟,未来的研究报告将基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基础之上,国内券商应抓住机会,在上述领域深度挖掘,通过基于客户需求的强制性客户细分和探索性客户细分更好地服务客户,并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