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价系统规模冲刺万亿 券商收益凭证担纲固收平台

2017-07-13 08:06:0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在银行间市场、沪深交易所固收平台之外,一个新的场外固定收益产品平台的规模化正在加速酝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证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下称报价系统)日前已将包括收益凭证、资产支持证券(下称ABS)等在内的四个品种统一形成“固定收益平台”,并在平台下设专门的产品备案、信息披露、规则指引等子窗口。

  截至7月12日,该固收平台累计交易规模已达7682.14亿元,正在向万亿规模发起冲刺;具体到固收平台的产品结构占比,累计交易额达6659.31亿元的券商收益凭证更是占据主导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报价系统的快速扩张一方面与收益凭证等固收产品发行投资的“硬需求”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其线上化建设背后对发行、交易、托管、结算等前中后台环节的一体化整合有关。

  记者还发现,曾试图打造证券版“银联”的证联支付为报价系统提供了代扣支付业务,与此同时,多家券商、私募机构也作为柜台商,成为投资者的开户选择。

  “一股独大”的收益凭证

  报价系统旗下的场外固收平台正在初显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截至7月12日,报价系统下辖固收平台的四个品种(收益凭证、ABS、非公开发行公司债、资管计划)累计交易额已达7682.14亿元,占比接近报价系统总体量的九成。

  据业内人士透露,资管、公司债承销、ABS等业务规定为报价系统的“留口”,成为了其接纳多个固收品种并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

  “ABS、公司债都是证监会、协会下发相关业务时,规定了报价系统成为可选择的发行转让平台,”一位接近报价系统的券商人士表示,“新三板本身也曾被这样规定,只是股转系统一直没有推类似的板块。”

  不过收益凭证目前仍然报价系统的“主打产品”。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已发行或交易的收益凭证共9521只,累计成交额为6659.31亿元,占固收平台总成交的86.69%和整个报价系统的76.92%。

  与之相比,669.56亿元的ABS、101.22亿元的公司债以及251.45亿元的资管计划均有些“小巫见大巫”。分析人士指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ABS、资管等品种在固收市场中均有相似交易场所“替代”,收益凭证则是报价系统固收平台的“独家供应”。

  “收益凭证是入表的,本身体现为券商的负债,相对来说安全性较高,受到机构市场的欢迎,但能够提供收益凭证的市场除了券商柜台就只有报价系统,这也造成了报价系统出现了收益凭证为主的现象,甚至有人戏称其为‘收益凭证系统’,”上述接近报价系统的券商人士称,“反观ABS、公司债这些交易所也有的业务,报价系统的不可替代性就比较有限了。”

  事实上,固收平台其他品种的扩容阻力也是让收益凭证“一股独大”的另一原因。

  有业内人士指出,和银行间、交易所的场外固收市场相比,报价系统挂牌资产未能获得银行理财资金的“标准化资产”认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ABS、非公开公司债等业务的发展。

  “比如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来的时候,报价系统还没有大规模发展上线,没有给予报价系统挂牌品种‘标准化资产’定位;相比之下,交易所ABS是可以被视为标准化产品的。”北京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在报价系统投资的积极性,也让银行的投资更多基于利率风险考虑,而不是为了规避非标额度限制。”

  证联隐其身后

  报价系统依靠收益凭证等固收品种实现快速扩张,也与其背后的后台系统建设不无关联。

  “这和场内交易通过证券公司开户并与银行签订三方存管协议不太一样,第三方支付的引入其实提高了这种品种发行成交的效率;而在后端,场内品种的托管机构通常都是中国结算。”上述接近报价系统的券商人士指出,“在报价系统中,发行、交易、登记托管以及结算等前中后台都互为一体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报价系统线上化的建设中,其采取的第三方支付机制起到一定作用。与证通公司一样,作为曾试图构建证券版“银联”之一的证联支付公司如今正“低调”地为其提供配套支付服务。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注册报价系统并购买收益凭证时发现,投资者可选择相应的交易柜台商进行产品购买,无论选择哪一柜台开户,投资者均须同证联支付公司签署相应的“支付代扣协议”。

  不过,证联支付在股权机构上仍然体现为一家民营企业,其持股比例达90%的控股股东为贵州宇能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穿透工商资料可发现该公司为多名自然人所持有。

  “此前华创证券试图牵头引入券商股东打造重组行业内的‘证联’,并同监管层沟通过,但后来大部分机构都加入了另一家证通公司,增资不了了之,”一位接近华创证券人士透露,“但证联公司和证券业协会的合作,最终还是在报价系统落地了。”

  与此同时,由多家券商和私募机构提供的“柜台”也给了投资者更多开户选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中证官方柜台在内目前共有19家柜台商成为开户可选项,其中可开户柜台包括瑞银证券、九州证券、银泰证券、东方证券(600958.SH)子公司东证创新以及汇富鹏祥、上海泽喜等私募机构。另一方面,也有诺亚财富旗下的歌斐资产、中植系新湖财富旗下的植信基金,以及昊瓴资产、碧海融通、粟创资产五家柜台商,由于协议不全而被报价系统“暂停开户”。

  “机构最开始关注是报价系统有无可能为产品或LP份额提供更好的流动性,当时股权这块规模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起色,所以不少机构也在观望,”一位接近被暂停开户的柜台商人士透露,“不排除部分柜台商的协议不全是‘主动而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