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指引渐行渐近 多家券商张榜纳贤招人忙

2017-09-20 08:11:41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杨庆婉

  10月1日之前,券商应合规管理办法、指引等新规要求,正启动大规模招聘。据了解,目前安信、国信、广发、方正、第一创业等券商都已先后开始招聘合规风控人才,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其中,券商大中型营业部、投行、研究所等需配置的合规专员人数最多。

  安信证券副总裁、合规总监辛治运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合规风控相当于券商自身的免疫系统,此次重新完善合规风控就像是补旧账,招聘、调岗看似增加营运成本,实际上也摒除了只重短期利益的做法,建立长期稳健的业务发展模式。”

  启动大规模招聘

  记者获悉,安信、国信、广发、方正、第一创业等券商都已先后开始招聘合规风控人才,招聘分券商内部、外部同时进行,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

  按照要求,证券公司总部合规部门中具备3年以上证券、金融、法律、会计、信息技术等有关领域工作经历的合规管理人员数量占公司总部工作人员比例应当不低于1.5%,且不得少于5人。以此计算,曾有券商担心以每家券商几千人的规模计算,所需合规管理人员将以百人计。实际上,券商总部人数大部分以1000~2000人计算,1.5%的比例相当于15~30人,较为合理。

  华东区一家上市券商透露,该公司总部1003人,应配备15名合规人员,原本就有13人。采用内部招聘的方式,面向各部门和分支机构、风控合规岗位人员招聘,现在合规人员已到位。

  不过还有一条规定,证券公司从事自营、投资银行、债券等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人数在15人及以上的分支机构以及证券公司异地总部等,应当配备专职合规管理人员。

  这样一来,拥有大量营业部的大中型券商就需要补充很多合规专员,其次是包括新三板、固收等投行部门,以及研究所都需要配备全职合规专员。

  以安信证券为例,其总部约1400人,按1.5%比例配备,只需在原有合规团队基础上增加几人即可。最主要是约300家营业部,不过,其中单家营业部超过15人的不足100家,大部分原本就有合规专员,还有部分兼职合规人员可以转为全职,另外再进行招聘。

  安信证券副总裁、合规总监辛治运认为:“此次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对证券行业是补旧账,短期看增加了运营成本,但长期看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来看,大型券商普遍拥有200家以上营业部,不过15人以上的通常是大中型营业部了,职能不再是单一的经纪业务,还覆盖两融、股票质押式回购、托管,有的营业部甚至还负责承揽新三板等投行业务,加上适当性管理新规的要求,配备专职合规管理人员并不为过。

  合规风控人才要求高

  根据新规,券商合规人员的标配很高。辛治运表示:“合规风控人才要求综合素质强,不仅需要法律背景,还要懂券商业务运作,另外独立于业务部门行事,还需要沟通协调能力强,兼顾合规和发展。”

  其中,投资银行、新三板、固定收益、机构业务、资产管理、研究中心、经纪业务的7个部门,属于合规风险管控难度较大的部门。

  深圳某上市券商的招聘中提出,法律合规部招聘法律合规岗要求:1.资产管理产品、资产证券化项目或新三板项目的交易结构及文本的法律合规审查;2.子公司治理相关的法律合规事务处理;3.参与监管法规及文件的跟踪、解读及传导工作,协助开展合规检查,处理合规咨询事务、参与其他专项合规管理事务。

  关于合规专员管理和考核,大型营业部必须有合规专员常驻,而分散的营业部合规专员则可以考虑集中在分公司办公。对合规风控人员的考核,新规要求券商不得向合规总监、合规部门及其他合规管理人员分配或施加业务考核指标与任务,而兼职的合规人员由合规负责人考核的业绩应当超过50%。

  辛治运透露:“此次合规新规虽然给券商的压力比较大,但同时也提到了券商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再向监管层报告,这种情况可以减轻处罚或免责,也给了券商动力。”

  “合规风控是免疫系统”

  近几年,监管层对合规风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合规就是生命”慢慢不再只是一句空话。过去行业常常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低估了违规的实际影响。

  辛治运表示:“一朝违规被处罚,波及的业务范围是方方面面的,后续影响时间常常是长期的,比如一家券商被暂停3个月开户资格,但实际上三年内新增营业部、定向增发申请等都没有资格了。”

  用一句话概括,辛治运认为“合规风控是券商自身的免疫系统”。他表示,股灾之后这几年监管层也在对行业的发展做总结和反思,从券商的合规自查制度,到行业协会自律、交易所监督,再到证监会监管,形成一个风控系统。

  可以说,合规新规、投行奖金发放新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初衷是一脉相承的。辛治运进一步表示,监管层考虑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摒除证券行业只重短期利益的做法,建立长期稳健的业务发展模式。

  辛治运认为,操作指引,更多起到引导作用。当行动起来,在落实时间、合规专员人数等方面,监管部门会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实际操作层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