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徐海洋:踢好中场 专注于对内服务的买方研究

2019-01-15 07:56: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卢丹

  “如果把证券公司视作是一支足球队,那么研究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中场。它虽然较少直接进球,但作为前锋的助攻和前后场的串联,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近日,华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徐海洋在接受上证报专访时对研究所的定位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卖方研究,华安证券研究所是一家专注于对内服务的买方研究所,并不追求大而全的规模优势,也没参与抢食卖方研究的市场蛋糕,而是专注于对内服务,致力于提升内部协同效应。

  另辟蹊径做买方研究

  “在证券公司的整个业务链条中,研究所不是前台部门,它实现自身价值的标准是定价能力,这恰恰就是研究的本质。”徐海洋说道。

  据他介绍,定价可具体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对金融产品的定价,如股权等金融资产;二是对风险的定价,如开展信用业务时对风险因素的判断;三是对资金的定价,因为金融市场也是资金交易的场所。“券商的业务条线,都是围绕投融资中介来呈现的,研究业务的定价功能则是投融资活动得以完成的核心。如果研究工作能够在这三个定价维度上做得出色,则研究工作所支持的前端业务也一定会做得出色。”

  在徐海洋看来,研究其实没有买方卖方之分,其实质内容都是一样的。如果非要在商业模式、考核激励机制以及服务对象方面进行划分,买方研究和卖方研究之间才会产生一些区别。

  “相对而言,买方研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对价模式,这有别于卖方的佣金分仓模式。”徐海洋认为,佣金分仓模式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展而来的,目前正面临市场规模相对有限、竞争日趋激烈的困境。因此,华安证券研究所不会盲目进入卖方研究的红海,而是致力于服务好公司自身的核心战略,致力于加强与公司各业务部门的协作。

  不过,他同时也承认,内部的定价机制其实比借助外部评价更难找到平衡点。徐海洋正带领华安证券研究所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协作机制,通过与各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共同为公司创收的目标。

  考核机制与众不同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而在业务升级的过程中,单一部门或单一业务团队已无法覆盖全新的市场需求。在这一倒逼机制下,研究所正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压力源自全新业务形态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压力也源自对复杂产品的定价难度更高。

  徐海洋说:“研究会通过专业知识和工具形成一个理论上的定价,但市场的奇妙之处在于交易,交易会产生一个完全不同的价格。如何增加研究定价的准确性、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如何使研究的定价推动前端业务的发展,必须靠研究所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业务发展上台阶。”

  徐海洋介绍了华安证券研究所对研究员的考核和培养方式,并会在未来进一步加强研究力量建设。该考核机制分三个方面:第一,基础工作量的考核,如对新入行的研究员有撰写研报数量的要求;第二,投资能力的考核,如对入行较久的研究员,可降低文字工作量、增加其他权重的考核;第三,内部服务反馈,公司内部有一套服务反馈机制,其他部门会给研究所提供的服务打分。

  规模适度、成本可控

  徐海洋坦言,华安证券研究所现阶段规模不大、人员不多,短期内将坚持规模适度、成本可控、特色化发展的策略,确保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不出现研究领域的绝对空白。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徐海洋介绍,首先要确保研究领域的全覆盖;其次是在重点看好的领域适当进行重配,可采取产业链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方式布局;第三是重点研究与安徽当地发展结合紧密的行业,以及公司既有投入较多的行业,如TMT(5G、半导体)、医药、装备制造等。

  “研究所的发展目标,其实与华安证券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否则研究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徐海洋在谈及研究所2019年发展目标时表示。华安证券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可概括为“固长补短”,即在巩固好传统优势业务的前提下,着力推进以投行业务为核心,以大资管和股权投资为两翼的“补短行动”。由此,华安证券研究所将重点支持母公司的投资类业务和投行类业务,进而把研究所打造成重要的综合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