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对民营银行的开设大开绿灯,令温州、珠三角以及泉州三个金融改革实验区的民营企业随之活跃起来。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三大金改区各具优势,已形成了明显的鼎立格局,首家民营银行将花落谁家?业界正翘首以待。

  国务院金融“国十条”发布后,“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成为民企圈子的热门话题。随后,银监会、央行均有支持设立民营银行的表态,进一步增强了民企申请设立民营银行的信心。

  借政策东风,温州、珠三角以及泉州这三大国务院特批的金改区,均有希望诞生首家民营银行。

  温州:民间资本雄厚

  “温州最具有设立民营银行的历史沉淀和政策基础。”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向记者表示。

  对于设立民营银行,民间资本发达的温州一直呼声甚高,而周德文也一直在为设立“温州商人的银行”呼吁奔走。他认为,从政策支持力度、参股经验、民间资本发达程度等多方面来看,温州在三大金改区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有望下半年设立1家甚至多家民营银行。

  周德文称,改革开放后,民间借贷在温州最早兴起,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实现了利率浮动,1984年设立了全国首家私人钱庄,1986年设立全国首家民营股份制城市信用社,具备优良的民间金融土壤。

  周德文回忆,早在2002年,时任央行行长的戴相龙就曾批准温州作为金融改革实验区,当时就已有设立民营银行的方案,但最终未获得银监部门批复。10年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二度设立温州金改试验区,并提出包括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在内的一系列金改任务。

  周德文称,更重要原因在于,作为民间资本最雄厚的地区,温州目前有8000亿元至1万亿元的民间资本未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了“两多两难”,即民间资本多、投资难,民营企业多但融资难的局面,因此,成立一批民资主导的银行,从而对接温州40多万家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是解决 “两多两难”的有效途径。

  温州企业参股商业银行的热情从未减弱。温州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温州市辖内地方法人银行已累计吸收民间资本投资总额97.13亿元。突出的例子便是温州民营房地产企业新明集团2012年6月以4.4亿元的高溢价从华融资产手中接盘温州银行7%的股份。而今政策的明朗化将令拥有银行梦的温州民企们跃跃欲试。

  珠三角:客户基础更优

  机遇面前,外向型经济发达、经营作风务实的广东珠三角金改区也不甘示弱。曾发起设立广东首家民营银行“南华银行”未果的志高控股董事长李兴浩对记者表示,相比温州和泉州金改区而言,广东设立民营银行的风险意识以及客户基础可能更胜一筹。

  李兴浩称,从志高控股发起创立南华银行已近10年时间,期间经历相关部门对于民营银行的不断研讨,也经历了广东珠三角金改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协调难度也因此增大。

  但在李兴浩看来,珠三角有诞生首家民营银行的潜力:首先,与其他地区不同,广东企业诚信务实的底蕴丰富,追求风险的可控性,但若选准方向就一定会去做;其次,珠三角民营企业拥有优秀的设计、分销能力和品牌,并不过于依赖代工或外贸生存,优质的客户群能够保证民营银行处于良好的生态圈内;此外,广东的民间资本相对充足,但投资渠道有待丰富,投资回报也有待提升,民营银行将是一个重要突破口。

  尽管广东创办民营银行的条件不断成熟,李兴浩还是建议,监管一下子全部放开也不现实,在民营银行注册资本充足的前提下,要保证股东结构及治理设计的科学性,逐步试点。

  虽然数次尝试均无疾而终,李兴浩并没有放弃设立民营银行的念头。他表示,在各方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未来志高控股一定会将版图延伸到银行业。

  泉州:慎重规划

  与温州和珠三角略有不同,泉州作为后起之秀,民营银行试水之路似乎更小心翼翼。泉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付朝阳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泉州正准备提交相关报告,以期成为设立民营银行的首批试点城市。

  记者了解到,泉州成为设立民营银行的热门候选地区,始于2012年12月发布的《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当中明确提到,要推动泉州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泉州市的企业九成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基础雄厚,客户基础不逊于其他金改区。”一位大型股份制银行泉州分行高管称。

  这位高管表示,泉州金改的宣传效应或许弱于其他两个地区,但泉州政府在金改上也做足了功课,一直强调要做实事,不要作秀,“民营银行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必须经过慎重规划”。

  对于民企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付朝阳认为,自担风险更要特别谨慎,民营银行开闸后,企业不能一拥而上,必须控制风险、规范发展、完善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