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22日专电题:原油期货平台现雏形 中国将加入亚太原油定价权竞争
  新华社记者陈云富、姚玉洁
  作为推进原油等能源衍生品上市的平台,注册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22日正式揭牌。专家表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版的原油期货上市再迈出一步。随着上海自贸区政策的先行先试,此前包括计价、货币兑换等一系列难题或将逐渐得到化解,对于石油对外依赖越来越高的快速增长经济体,中国即将踏入亚太时区原油定价权竞争的征程。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成原油期货推进平台
  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之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又一家公司制交易市场,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出资设立,注册资本50亿元,也是目前上海自贸区内注册资本最大的企业。
  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表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经营范围包括组织安排原油、天然气、石化产品等能源类衍生品的上市交易、结算、交割以及发布市场信息等。交易中心的目标是客观反映亚太时区能源供需状况,为全球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企业及投资者提供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工具以及投资管理功能,促进能源类商品的资源优化配置。
  杨迈军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思路,抓紧推进原油期货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推出。
  此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对外公布原油期货设计草案,并启动全流程测试。“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标志着原油期货上市进程再迈出了一大步。”中信新际董事长赵磊等业内人士认为,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将成为原油期货新的推进平台,按照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包括计价、货币兑换等一系列难题或将逐步得到解决。
  “对于期货市场而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设立也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原油期货的设计,原油期货将是国内首个国际化交易品种,包括海外投资者、企业等均将获准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交易,这对于扩大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增强“中国价格”的话语权将具有积极作用。
  原油期货上市时机成熟
  石油是国内市场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的能源商品,获得原油的定价影响力几成国内民众的普遍期待。在众多专家看来,随着国际市场页岩油气商业开采、自贸区运行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推出原油期货、增强定价影响力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
  中银国际期货研究员刘浚表示,由于页岩油气资源开采,国际市场上两大权威的定价基准,逐渐显示出沦为区域性基准的趋势。“随着美国石油对外依赖度下降,纽约WTI油价基本成了反映北美区域状况的基准;布伦特油价尽管影响力增大,但由于北海油田的产品持续萎缩,前景亦堪忧。”刘浚表示。
  事实上,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随着页岩油气资源开采带来的能源格局变化,未来包括中东及非洲等地的原油出口都更多需向亚洲买家寻求出路。“这对亚洲地区建立原油基准带来机会,但就目前来看,日本、印度的原油期货市场发展并不成功。”刘浚认为。
  “要建立权威的定价基准,除了具备完善的金融体系、健全的监管体制外,还需要具有相对完善的石油产业链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王震表示,我国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国家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等定位的确立,均为我国推出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原油期货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争夺定价权任重道远
  “在国内推出原油期货,最现实的意义是为国内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渠道,为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通道。”大宗商品服务商易贸资讯副总裁钟健则表示,短期原油期货市场将主要给国内市场带来影响,进一步推进国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国内成品油市场化。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家吴力波看来,频繁大幅波动的国际原油价格已使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渐进式改革捉襟见肘。未来的原油期货上市,不仅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争夺定价影响力,提高能源价格风险应对能力,更能配合石油战略储备,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的能源安全体系。
  “原油是十分敏感的战略物资,要真正建立起定价权其实不容易。”分析人士指出,从发达经济体来看,原油从上市期货衍生品到获得定价影响力仍将经历较长的过程。
  不过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一开始就国际化的原油期货市场或会避免目前国内市场的瓶颈——商品期货价格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受制于市场封闭,定价影响力依然有限。
  赵磊认为,加快对外开放,可以使国内投资者运用国际市场的风险投资管理工具,提高竞争力;同时准许海外投资者更多参与到国内市场,也可以使国内市场价格更有国际代表性。
  “未来国际平台的原油期货推出,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方面为竞争亚太区定价权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的广泛应用,成熟运行后也会使产业链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并真正促进定价影响力的实现。”分析人士指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