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型阳光私募准备择机入市

2015-08-19 07:43:4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于勇

  7月份,A股市场大幅震荡,阳光私募与其他市场参与者一道经历了这轮振幅巨大的波动。在这波震荡行情中,市场嗅觉敏锐的阳光私募选择离场观望,准备择机入市。

  业绩跑赢大盘和公募

  在7月份市场的深度调整中,公私募基金的净值大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整体而言,信托型阳光私募的业绩表现尚可,整体跑赢大盘和公募基金。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截至7 月底,共有5572 个阳光私募产品披露了7月和6月末的净值,其中7月阳光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8.85%,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4.34%,公募基金指数涨幅为-10.64%,沪深300 指数涨幅为-14.67%。

  比较来看,信托型阳光私募7月的收益跑赢了公募和大盘。同时,统计还显示,7月阳光私募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有1022 个,占已披露净值产品的比重为 18.34%;其中有3339 个私募产品跑赢基金指数,占比为 59.92%;有4061个私募产品跑赢沪深300 指数,占比为72.88%。

  另一个角度看,通过信托渠道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中,目前主要以非结构化产品、结构化产品和TOT三类产品为主。

  而经历了7月份这次市场的巨幅调整,从最高收益来看,本轮非结构化产品的收益表现仍最为突出,结构化信托产品次之,TOT 最末;从平均收益来看,非结构化产品本轮表现相对较好,结构化信托产品和TOT 产品表现逊之;最低收益来看,TOT 产品表现最佳,结构化产品的表现次之,非结构化产品的表现最为糟糕。

  总体来看,在7月,非结构化产品收益高,同时在高收益与低收益区间内表现都比较明显。但同时,其最大回撤率高,风险也大,可见非结构化产品的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而信托的结构化产品在本轮调整中的整体收益及最大回撤风险居中。

  谨慎观望 资金青睐量化对冲产品

  7月,政府出台了限制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证金公司入市等一系列救市措施。尽管如此,7月下旬市场仍出现了一波二次探底走势。受此影响,7 月份阳光私募产品的发行和成立数量较6 月份均呈现大幅减少的情况。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2015 年7 月共发行了77 只阳光私募产品,较6 月份的448 只大幅减少。

  对此,有信托公司人士直言,此前的震荡行情中,基于风控因素,信托公司和私募机构纷纷选择观望,不少私募甚至中止产品发行。此外,投资者的谨慎情绪,也是造成7月份信托型阳光私募发行量大幅缩水的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市场在监管层严查场外配资,致使伞形信托配资受限后,单一的结构化信托配资计划和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资管计划取而代之,开始获得银行理财资金青睐。

  同时,目前证券类信托的另一个热点是,在股票类结构化配资遭遇瓶颈之际,此前通过杠杆配资渠道入市的银行资金已经开始转向青睐量化对冲配资业务。

  记者从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师处了解到,当前其所在银行目前热推的产品中,就有和私募机构合作的量化对冲产品。而信托业内人士也表示,作为此前市场上最为热门的证券类信托产品,当前跌宕起伏的股市行情已经使其有所降温,而A股目前的箱体震荡走势也与此前伞形信托中的杠杆资金退潮有一定关联。因此,在最近的震荡市中,执行市场中性策略、风控严格的量化对冲产品由于业绩相对更好,同样也获得了投资者与信托的青睐。

  业内人士称,目前市场上的量化对冲产品的配资业务基本上由私募作为投顾,未来或是市场上资金流向的主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