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投资规划确定 应关注“挤入与挤出”效应

2017-02-23 08:01:20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苏诗钰

  主持人孙华: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加强产业、区域、投资、消费、价格、土地、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要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今日本报就7大产业政策如何协调配合、今年价格改革发力点以及刺激消费的手段等问题请专家学者给予解读。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加强产业、区域、投资、消费、价格、土地、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

  投资,作为七大领域之一,也是过去一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9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地方项目完成57133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速下滑1.9个百分点,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此外,2016年全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2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施工项目790252个,比上年增加126569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93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速提高15.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617450个,比上年增加122848个。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投资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多省份已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作出具体规划,主要集中在公路建设投资、机场建设投资、民生工程等领域。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文雁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近期各地陆续公布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政府推动基建支撑经济的意愿较为强烈,大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之势,23个已公布目标增速的省份计算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规模已超过45万亿元。

  文雁兵表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新兴产业将是投资重点。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一方面会弥补消费和进出口拉动经济动力不足的缺口,另一方面会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物质资本和技术创新支撑。

  他同时指出,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发挥政府投资的“挤入效应”,由于如此大规模投资的资金来源可能不足,在减税大趋势和经济增速回落的情况下,面临财政收支缺口增大和地方债务陡增的可能,所以如何创新PPP等纳入社会资本的金融模式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有待提前考虑的问题;二是如何减轻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必然会挤出一部分私人投资,一个重要解决方法是借助发展混合所有制,推动国企改革和民企转型。

  【相关新闻】

  价格改革兵分七路 加强灵活性成今年发力点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价格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趁势加速,并已在天然气、医疗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而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亦提出,要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七大领域政策应以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为主导

  “政策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宗旨是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其中,产业政策区域化、区域政策产业化,则是产业布局与区域均衡的精要所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