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姜超:国企改革2.0阶段开启 混改地位明显提高

2017-07-25 07:30:54 来源:新浪 作者:

  摘要:

  国改2.0开启,混改突出重围。本轮国企改革始于13年三中全会《改革决定》。回顾14、15两年,国改主要围绕顶层设计及多项试点工作推进,形成“多点开花”局面,16年7月的国企改革座谈会对本轮国改1.0阶段的经验进行了交流总结。16年9月,发改委副主任刘鹤主持召开国企混改试点专题会,首次提出“混改是深化国改的重要突破口”。从“多点开花”到“一点突破”的转变标志着本轮国改已进入2.0阶段,混改在本轮国改中的低位明显提高。

  政策上行下效,两部委齐发力。中央政策频频出台。今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将从深化混改等六个方面深入推进。而6月底召开的深改小组会议再次强调年底前基本完成国企公司制改制。从部门层面看,国资委正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5月初国务院发布方案,精简国资委43项监管事项,标志着国资监管定位进一步明确,国企拥有更多经营权。发改委则力推混改。发改委在3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混改试点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行业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在5月表示,前两批19家央企混改试点均在顺利实施,第三批试点将首次扩围至地方国企。地方国改更是多点开花。今年初地方两会上,各省普遍将深化国企改革作为17年重点工作。从各地出台的文件来看,未来国企改革将以混改为核心方向,主要涉及员工持股、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资产证券化、组建国资投资基金和运营平台等方面。

  国企绩效提升,去产能促升级。国企盈利大幅改善,远超民企。16年以来,国有企业收入、利润增速逐月回升。17年上升趋势延续,前5月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收入增速17.2%,利润增速更是高达53%,均远超民企。并购重组促进产能去化,提升集中度。14年底南北车合并,央企并购重组大幕开启。15年以来共有28家央企重组。并购重组一则促进了过剩产能去化,而17年去产能将从钢铁、煤炭行业向建材、船舶、电力等行业扩展;二则提升了行业集中度,近几年钢铁、水泥、化工、机械、煤炭等周期性行业集中度均出现回升。而无论是淘汰过剩产能还是强化龙头优势,都有利于周期性行业的出清。国企考核生变,重业绩促转型。在今年1月的年度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提出要“不断增加股东回报”,标志着国企考核正在从规模转向绩效。以16年下半年以来实施混改的上市公司为例,42家央企和50家地方国企17年1季度年化ROE、销售净利率均较16年回升。而通过资产置换、引入战投等方式,实施混改的国企也实现了主营业务向新兴产业、产业链高利润环节的迁移。主营业务转型升级将改善国企长期业绩。

  混改仍是主线,国改期待突破。核心主线是混改。从目前已出台的政策看,混改仍将是下半年国企改革的主线。从行业分布看,前两批19家试点企业涵盖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五大领域,第三批将统筹推进石油、天然气领域试点。四大行业推并购。根据国资委在6月吹风会上的表述,国企并购重组将从钢铁、煤炭、火电和重型装备制造四大行业铺开。这些行业普遍产能过剩,通过并购重组健体瘦身、发挥规模协同效应、提升经营效率是唯一出路。地方国改看上海。国资体量大、证券化率高、政策领先,使得上海成为地方国改的桥头堡。根据17年初《上海市国资委党委2017年工作要点》,未来上海将在员工持股、资产证券化、国资运营平台方面继续前进。而国企上市和员工持股或成为各地区国企改革未来核心。市场预期待修复。年初以来,市场对国企改革的预期持续走弱,随着下半年国改持续提速、落实力度加大,以及十九大召开,国企改革有望迎来突破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