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金融对外开放要不断提升水平与质量

2017-12-21 15:09:3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见习记者 刘飞

  中国证券网讯(见习记者 刘飞)“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是永无止境的,中国越来越成为开放的、包容的、实行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的市场。”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20日晚间在“中国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系列讲座第一期上如此表示,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不断地上升到新的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

  易纲表示,人民币加入SDR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是中国的里程碑,是中国在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综合成果反映。

  “加入SDR是一个事件,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距离成熟有效的市场还有一定差距,如在全世界的储备份额、全世界贸易和投资结算方便程度以及全世界可接受程度等。”易纲认为,上述差距将成为下一步进步的动力,今后我们将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缩小与一流金融市场的差距。

  易纲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有“三驾马车”,即贸易投资、金融业对外开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减少外汇管制,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协同共进。

  “自1996年以来,我国承诺经常项目可兑换以来,我们一直从事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易纲表示,人民币可兑换在逐步推进,目前官方没有设定时间表。这是个渐近的过程,变化都在点滴之中。

  在易纲看来,按照IMF将资本项目划分为7大项40个小项来看,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实现了,严格限制的只有那么几项。发达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非只有可兑换、不可兑换之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会出于反洗钱反恐融资需要,在体制、法规上有限制。

  易纲认为,资本的管制应该放开,但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如果走得太快,又有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他以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教训显示,走的太快发生了偏离错误后还要进行重新的管制,反而使得进程更加缓慢和漫长。

  “‘三驾马车’哪一个方面走得冒进,其他方面不配套,都可能产生问题。”易纲认为,应当思索怎样使得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真正反映市场供求,成为真正的金融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