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从点到面打造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名片

2018-12-14 07:5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陈婷婷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中国对接全球的“桥头堡”,近年来,上海承担着探索建立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先行先试的重任,并相继培养了多个经济发展新样本。那么,在这片处处洋溢着创新开拓精神的土地上,会孕育出怎样的“保险之花”?

  12月13日,在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改革新纪元·践行新发展”2018中国财富管理峰会暨第九届“金理财”奖颁奖典礼上,亲历了上海保险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大变强的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回顾了上海保险业改革开放、发展创新和砥砺奋进的20年。他表示,当前,上海从点到面,积极推进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

  现代保险市场体系来了!

  周延礼用一句话概括了上海保险业20年发展历程。他表示,20年来,上海保险市场快速发展、机构数量逐年增加、改革创新多点突破,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现已成为中国有代表意义的保险市场,在全球保险界享有美誉度。

  保险业的创新发展,也助推上海2017年首次位列“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保险业分类指数排行榜第一名。

  具体来看,从数量上来说,保险法人机构从1999年的16家发展到2017年末的55家。而在这55家保险法人机构中,外资保险公司28家,数量全国第一。

  另一组数据还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上海自贸区共有43家保险法人机构、53家保险省级分公司、71家保险中介机构和32家功能性保险机构。

  而从保费来看,2018年上半年,在沪保险法人机构资产合计为2.73万亿元;在上海分支机构的总资产7663.93亿元。截至2017年末,上海原保费收入从2000年的127.2亿元,增至2017年的1587.10亿元。上海225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资产合计为70.93亿元,占全国保险专业中介资产总数的10.77%。

  对此,周延礼表示,上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具有众多保险机构聚集和保险要素市场运营的城市,基本建成业态最全、功能最齐备、产业链最完善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

  探索“先行先试”模式

  打造上海创新样本

  早在2004年,上海市政府就提出建设再保险中心、培育国际保险市场的设想。

  2014年,上海市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体系,构建国际领先、辐射全国、繁荣高效、功能齐全的保险市场,提升再保险、航运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等领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发展成为国际保险中心。

  周延礼指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这一战略品牌正式提出,展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保险板块的宏伟蓝图和画卷。

  当前,在上海设立了上海保险交易所,是全国唯一的保险要素交易市场,为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填补了要素空缺;同时,还设立了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行业资金集中运用的枢纽平台。

  此外,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上海保险业持续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如再保险交易平台等各项交易平台、服务平台逐步搭建完成并开始提供服务,向全面集中地开展国际保险交易、提供优质高效的国际保险交易服务、最便捷的国际保险支付清算服务的目标不断迈进。

  而为鼓励更多创新项目落地,周延礼指出,上海还深化“放管服”一体化改革,提升保险监管效能和水平。如率先简政放权,扩大备案管理改革事项范围,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深化功能监管,配合各项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持续推动监管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能级,推动成立在沪保险法人机构联合会,支持再保险法人公司和共保体来沪发展等。

  发挥经济补偿和风险保障

  提供“双保险”

  近年来,上海保险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大局、行业转型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

  周延礼表示,上海保险业注重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和社会稳定器作用,积极应对各类重大灾害事故。如在应对“菲特”超强台风灾害等方面,上海保险业快速介入,积极赔付,有效发挥了保险业经济补偿的社会功能等。

  同时,上海保险业还做好“经济助推器”,充分发挥保险业风险保障的社会管理功能。比如,着力提升保险业在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中的地位作用。扩大上海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实现重点领域融资应保尽保,建立“一带一路”境外投资预警监测服务平台。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上海保险业共为80余家“一带一路”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出口信用风险保障,基本实现沿线国家全覆盖;承保“一带一路”出口和投资项目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4%。为136家企业实现赔前减损1.32亿美元,通过理赔绿色通道、小额案件快处通道,解决了153宗赔案。

  此外,周延礼还指出,上海保险业还深化保险与科技融合,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支持上海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具体来看,为了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上海保险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推动在沪多家银行实现了小额信用贷款的网上借贷业务、定期监测考核和通报辖内银行“两个不低于”目标完成进度,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上海银行类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6万亿元。上海全辖银行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约95.33%,同比增长5.04个百分点。保险业全面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升级,投保对象从最初面向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推广至全上海,试点8年累计为上海2443家科技企业提供保障85.07亿元,涉及制造业、电子信息行业、电力燃气能源供应、环保行业等多个领域。

  【相关阅读】

  专题:2018中国财富管理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