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市场双“加持” 上海建设国际再保中心独具优势

2019-11-05 07:50:4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常佩琦 记者 黄蕾

  临近2020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6+1”格局的规划中,国际保险中心位列其中。而再保险作为国际性最强的“保险的保险”,被认为是实现保险中心建设目标的关键突破口。

  在昨日召开的首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表示,上海将进一步打造境内外市场主体共同参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与其他金融市场有效衔接的再保险市场体系,将建设主体丰富、市场开放、风险可控,与我国保险市场规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再保险中心。

  建国际再保中心 上海有独特优势

  “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际战略,在各相关部委的指导支持下,我们正朝着基本建成与国际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目标冲刺。”吴清在致辞时说。

  他表示,从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创新、集聚优势资源、增强市场功能、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上海正加快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国际保险中心、全球人民币资产定价和结算中心,以及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并且形成国际一流的金融生态系统。

  其中,国际保险中心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六个中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否建立一个“立足中国、面向亚太、辐射全球”的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再保险中心,是上海是否可以成为一个联结国内外保险资源枢纽城市的核心关键。

  吴清指出,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分别只是全球水平的58%和75%,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周边一些国家也存在很高的分保需求。所有这些都为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上海已经集聚众多境内外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再保险交易要素完备。上海保险交易所作为创新要素市场,打造的国际再保险平台,可以依托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打通跨境资金轻结算通道。

  此外,国家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将进一步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扩大开放,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拓展新空间。

  对外开放加速 再保迎双重利好

  金融业对外开放,保险业是重要一环。多家中外保险公司高管在上述会议上提出,随着近期一系列金融业扩大开放新举措的出台,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已按下加速键,中国再保险市场必将迎来政策和业务的双重利好。

  从政策上看,利好已逐渐释放。吴清表示,国务院金融委此前推出的创新十一条,为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上海将在银保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和广大金融机构的支持指导下,主动融入国际再保险市场,从再保险机构开展离岸再保险交易试点、完善再保险登记系统功能,提升再保险市场创新和承保能力,优化再保险发展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再保险人才高地等方面,不断提高国际金融中心配置全球再保险资源的能力。”他进一步表示。

  上海保交所也为推动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添砖加瓦”。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指出,上海保交所已成为关于推动形成再保险定价交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聚集市场机构、创新交易规模、提升交易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次大会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全球再保险交易商年会,也是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板块的金融服务配套活动。这一重要会议首次落地中国,本身就标志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更上一层楼”。

  据了解,通过会议期间的再保险交易磋商、洽谈,促成业务交易,引导国际再保险业务向上海聚集,以业务流带动资金流和人才流,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动我国再保险市场走向全球,促使我国再保险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在新时代下与世界一起构筑更为紧密的风险治理共同体,对打造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