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债务创新高引发市场担忧

2021-02-25 20:43:5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汤翠玲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汤翠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发达经济体同步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全球债务被推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在全球宽松政策仍未退出、债务增长趋势未改之时,债台高筑的风险引发市场担忧。

  全球债务总额创历史纪录

  国际机构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债务总额已经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美国智库国际金融研究所(IIF)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债务飙升至281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为世界生产总值的355%,这一比例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35个百分点。而在2008年和2009年时期,全球债务占世界生产总值比例的增幅只有10%和15%。

  从全球债务结构来看,2020年各国政府公共债务增加12万亿美元,占全球债务增长总额24万亿美元的一半。全球企业债务增加5.4万亿美元,全球银行债务增加3.9万亿美元,全球家庭负债增加2.6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低利率以及宽松货币环境是导致全球债务激增的主要原因。叠加2020年疫情影响,各国为刺激经济复苏普遍采取了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全球债务增加。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凭借其储备货币地位,政府债务在疫情期间快速增长。”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当前,各国宽松政策仍未退出。国际金融研究所预测,2021年,全球政府债务预计会再增加10万亿美元,最终超过92万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到2021年年底发达经济体政府负债将达到GDP的125%,达到历史最高点。新兴经济体政府负债将达到GDP的65%。

  王有鑫认为,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各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预计今年全球债务将继续攀升。

  警惕债务高企风险

  短期看,政府部门加杠杆、推动财政支出增加有利于维持社会总需求,能够缓冲疫情负面冲击。但从中长期角度看,全球债务飙升也为经济平稳运行带来隐患。

  债务高企引发的主权债务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最为市场关注。其中,主权债务风险属系统性风险范畴,一旦大量主权债务无法按期偿还,该主权国家便会爆发债务危机甚至蔓延至其他国家,造成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动荡。其次,疫情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通过增加杠杆和债务应对收入损失。

  “当前全球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00%,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企业杠杆率高企,经营环境未迎来根本性好转,发生资金链条断裂和债务风险概率较高。”王有鑫说。

  IIF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地区债务上升较为明显,法国、西班牙和希腊的非金融部门债务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涨了50%。在新兴市场,土耳其、韩国、阿联酋和南非的政府债务比重增幅较大,秘鲁和俄罗斯的企业债务上升幅度较高。

  在应对债务风险方面,相较发达市场,新兴经济体国家由于美元外债权重较高、债务期限较短等问题,难以应对不断上升的债务成本和偿债压力,当美元利率上升导致全球金融状况趋紧时,该市场将表现得尤为脆弱。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董事总经理章俊分析称,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一般会从国际市场融资,如发行美元债。一旦债务不可持续,本币将大幅贬值,引发通胀,导致资本外流,从而被迫收紧货币政策进行加息,收紧流动性则会让经济雪上加霜,债务上升叠加经济形势恶化形成债务风险。

  “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债务水平也在上升。短期看,今年新兴市场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释放出保持宽松政策的信号。”章俊预计。

  各国政策应对需要寻找平衡点

  目前,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不确定性之中,各国政府将继续采取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业内建议,各国应综合平衡化解债务风险和推动经济复苏,采取结构性改革措施,降低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业内建议,在全球流动性泛滥之时,要注意从金融角度和实体经济两方面管控宏观风险。

  章俊建议,新兴市场国家要注意管控跨境资本流动造成的资产泡沫化风险,避免全球宽松政策出现转向时出现系统性风险。此外,新兴市场国家要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保持经常账户可控,注重本国制造业发展,同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另外,还要在政策方面做适度对冲,减少政策风险。

  发达国家方面,当前美国没有出现债务危机信号,业内预计美国短期内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其他经济体方面,欧洲、日本、英国债务增长比较温和,没有继续加杠杆的风险。

  “面对全球债务水平高企,各国政策更需要合理适度,既不能继续大规模宽松推动债务进一步快速上涨,又不能迅速收紧压降债务,而需要在化解债务风险、推动经济复苏、防控疫情等方面综合平衡,寻求合适的结合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院娄飞鹏告诉记者。

  王有鑫建议,各国一方面应视经济复苏情况动态调整财政货币政策,避免过度刺激,致使宏观杠杆率失控。另一方面,应做好开源节流,尽力将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增速内,同时采取结构性改革措施,降低对财政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