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宣布上调工商业等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等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对民生有哪些影响?能否促进我国清洁能源天然气生产和合理利用?是否有利于扩大进口?能否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环境保护?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居民用气不涨价

  此次天然气价格调整只针对非居民用气价格,居民用气价格保持稳定。根据此次调价方案,上游供气企业与省、市管道公司等下游买方交气点平均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1.95元。居民用气价格不做调整。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居民用气价格不作调整,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由于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仅为5%,且下游多数用气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通过向下游产品价格传导,进而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可能性较小。

  发改委有关能源价格专家说,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定价权属地方政府,但国家规定地方调价须提前向社会公告,公开举行调价听证会,否则调价无效。因此,地方不发调价听证会公告就不必担心气价会上涨,更不要轻信小道消息去排队抢购。

  此次天然气价格调整后,车用气价格相当于汽油价格的60%左右,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调价旨在鼓励生产清洁能源

  “不大量生产和消费天然气,就谈不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科学发展!”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如是说。

  我国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和石油导致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为遏制过量使用煤炭、石油带来的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决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工业和生活中鼓励使用清洁、高效能源天然气。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大地说,我国同北美、欧洲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接近。我国高度依赖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北美、欧洲则大量使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这是两大地区空气质量较好的主要原因。目前,北美地区、欧洲的天然气年消费量分别为8000多亿立方米、1万亿立方米,远远超过我国1000多亿立方米的消费量。他说,我国每年消费的原煤高达36亿吨,北美、欧盟只有不到10亿吨和9亿吨标准煤。

  董秀成表示,虽然天然气具有优质、清洁、高效的优点,长达数千公里的管道运输导致气价终端销售价格不菲,但综合考虑环境成本等因素,要改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必须容忍适度的价格上涨。

  刺激天然气开发和进口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剩余可采储量不足世界总量的2%,人均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左右。

  根据发展改革委的数据,2007年-2012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从40亿立方米增加到425亿立方米,5年增加9.6倍;进口依存度从2%提高到27%。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形势下,为满足国内需要,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扩大进口;同时,鼓励国内发展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现行天然气价格水平偏低,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格比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岸完税价格每立方米低1.5元,既不利于扩大进口天然气,也无法激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投资者勘探开发和投资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的积极性。

  周大地说,国内气价偏低已成为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的一个主要障碍。俄罗斯是欧盟天然气主要供应国,但多年来我国未能以合理的价格从俄罗斯大规模进口天然气。

  对此,董秀成表示,过去,国内天然气使用量比较小,人为压低价格不利于刺激企业扩大生产,特别是从国外进口。要扩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必须充分运用价格在调节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