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路径:“管资产”变“管资本” 试点国企员工持股

2017-07-07 07:24:5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在四川,“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可以说有了明确的、看得见的“路线”,据统计,四川围绕国资国企改革已相继制定出台24个专项改革配套方案,21市(州)也先后出台改革方案和配套制度,而选聘外部董事、市场化选聘高管人才等方式,更是已经取得明显成果。

  ●健全国资监管体系:从“管资产”到“管资本”

  “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原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近年在多个场合提及此。在他看来,中央提出国资监管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企业的策略也相应作出调整。具体到五粮液公司的执行层面,公司近年已提出,在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加大力度。

  由过去管人、管资产,国资监管体系更加健全,需要更以管资本为主。

  四川针对国资的监管体系更加健全,也就此做了相应部署。去年底,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即为四川国企改革四大目标之一。

  具体而言,四川提出:“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四川国资监管体系的更加健全,除了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四川也已将原来由省国资委管理的5户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下放到市。

  这5户企业中,五粮液是其中之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五粮液的高管管理权限已从四川省下放到宜宾市。

  在今年6月的一次会议中,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介绍说,四川“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加快构建,监管针对性有效性不断提升。“国企党建不断加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随着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国有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进一步激发、运营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改革释放新活力。在国资监管体系更加健全、体制机制更灵活之下,四川国有经济运行正提速发展。据《四川日报》报道,2017年1~5月,四川省国有企业应交税费124亿元,同比增长17.6%。四川省国有企业已交税费167亿元,同比增长26.2%。

  ●四川深改“加速跑”:国企改革高位推动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国企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早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资国企占四川GDP的比重超过40%,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明显,国资国企更活,四川经济才会更好。所以,对于这场改革,“四川从一开始就形成了高位推动、强势推进的态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5月举行的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就在上个月,《四川省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实施意见》出炉,四川正式启动国企员工持股试点,首批确定5~10户企业。这也是四川推进“混改”的最新动作之一。而算上这一专项改革配套方案,据统计,四川围绕国资国企改革已相继制定出台24个专项改革配套方案,21市(州)也先后出台改革方案和配套制度。应该说,随着政策体系的基本形成,犹如画好了“路线图”,随之而来的即是层层推进、落地生根。

  记者注意到,一批成果已经出现:规范董事会建设方面,富润、有色科技等6户试点企业已选聘到位11名外部董事;加强市场化选聘力度方面,78户国有企业已市场化选聘150余名高管人才;省属企业劳动合同实现全覆盖方面,累计减少人工成本约9亿元;全省营业收入上百亿元的国有企业已达17户……

  不过,改革之路并非坦途,问题依然存在。徐进不久前公开表示,目前,四川的国资国企超过八成集中在基础性、传统性行业,许多企业还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竞争力不强,带动作用不明显。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领军企业和品牌。”徐进表示,这是现实困境。

  为此,要实现“到2020年,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四大目标,破题刻不容缓。

  霍伟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谈到,国企改革至今仍然面临很多问题,“路还很长”,同时,因为不同行业、企业的情况不同,在保证国有资产可持续保值增值的大原则下,“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探索,模式是灵活的。”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