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颜剑)记者从上海银监局获悉,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周年之际,针对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日益增多,业务加快发展的态势,上海银监局拟指派专门监管团队入区,就近加强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并提供相应的监管服务,包括:对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走访调研和现场检查;就近提供银行业监管政策法规咨询与辅导;协调区内相关单位共同建立银政企交流对接机制;区内主体提出的其它有助于促进试验区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的监管服务诉求。

  据了解,截至9月25日,累计已有4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获批在试验区设立48家营业性网点。其中:15家中资银行分行,5家中资银行支行,23家外资银行支行,2家金融租赁公司,2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公司。此外,银监会于9月29日批准上海首家民营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的筹建,获准筹建的上海华瑞银行将落户自贸试区。若加上试验区成立以前的存量机构,目前区内共有4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60家营业性网点。

  从入区机构的组成看,突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商业银行集聚效应明显,占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92%;二是区内银行层级较高,共有7家银行同时在上海并存两家一级分行,为全国仅有;三是外资银行入区踊跃,占区内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数量的42%,占上海外资银行支行总数的20%,覆盖了亚、欧、美主要国际银行。

  从入区机构的递增情况看,今年以来,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了入区步伐。1-9月,共有6家股份制银行、11 家外资银行、3家非银行金融机构、1家资产管理公司新获批入区经营。

  下一步,上海银监局将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积聚,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自贸试验区,进一步丰富区内的金融服务主体与功能。

  上海银监局负责人介绍称,目前试验区银行业务稳中求进,自贸特色日益明显。区内机构大多定位为跨境业务、创新业务的拓展主体,并逐步与区外机构形成差别经营、良性互动的格局,区内机构率先创新转型的示范效应逐步增强。一是区内机构更加专注于创新业务,并专享对区内非居民提供自由贸易账户金融服务的政策优惠。二是区内机构更加着重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和海外业务,以更好地匹配自贸试验区各类跨境交易平台建设和跨境投资贸易活动的金融需求。三是区内机构更加突出在跨境产品方面的创新试验和引领全国、联动全球的功能,积极探索自贸区分行与境内区外兄弟行、香港等海外分支机构的错位经营和协同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辖内七成(99家)银行业机构与自贸区客户建立存贷业务关系,自贸试验区客户存款余额1639.11亿元,贷款余额828.33亿元,占全辖的比重分别为2.39%和1.72%。试验区银行业务突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贸易融资占各项贷款比重为17.89%,显著高于上海全辖7.07%的水平,与区内贸易活动较为活跃的特点相符。二是跨境业务发展较快。区内四家中资银行自贸区分行获得总行授权经营离岸业务,离岸贷款和离岸存款分别为11.54亿美元和和30.8亿美元。三是外资银行赶超加快。试验区客户的各项贷款和各项存款中,辖内外资银行占比分别为32.3%和37.4%,与中资银行差距逐渐缩小。此外,外资银行在部分试验区跨境业务方面已超越中资银行,近80%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通过外资银行开展。

  记者还获悉,为强化自贸试验区金融法制保障,促进区内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海银监局近期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加强试验区法治信息交流、案件查处协作、前瞻法制研究等建立制度化、常态化合作机制。合作机制的建立是监管部门配合司法部门开展试验区金融法治探索的有益尝试,同时也将成为试验区银行业风险监管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