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承兑业务对实体经济发展作用独特


  2012-1015年全国电子汇票发展状况  数据来源(人行数据整理)

  2005-2015年我国票据承兑业务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人行数据整理)

  2003年以来我国票据融资与短期贷款余额变化图

  2003年以来我国票据融资/短期贷款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人行数据整理)

  2005-2015年累计办理贴现业务情况  数据来源(人行历年报告数据整理)

  近年来未贴现承兑汇票增量  数据来源(人行历年报告数据整理)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国家加速去产能、去库存,以及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金融市场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电子票据、商业承兑汇票、融资性票据等也要应市场之需大量产生。票据承兑经营格局的变化,不仅会加速票据交易市场统一化,更会在支持国家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

  □肖小和 张雯 曹文峰

  ■

  票据承兑业务的本质是在经营信用,由出票人通过申请银行开具由银行或企业自身承兑后的商业汇票给收款人。在承兑过程中商业承兑汇票基于企业自身经营和信用状况好坏,而银行承兑汇票实现了商业信用增信银行信用,收票人无需关注出票人的商业信用,可以对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到期兑付或者即期向银行申请贴现进而实现款项的收取或融通。在这个过程中,出票人和收款人通过使用承兑汇票实现了支付结算和短期融资的功能。

  1.商业汇票支付快速发展

  (1)商业汇票结算量逐年快速增长

  通过央行历年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业汇票无论从结算笔数还是结算金额,平均每年的结算量都有较快增长。从2012年到2015年累计每年商业汇票笔数年均增长8%,结算金额年均增长10%,但是年度间起伏波动较大。单笔结算金额的变动反映出企业对商业汇票融资需求的变化,从结算量和结算金额双增,而单笔结算金额发生波动来看,说明我国实体经济整体景气度也在出现波动。

  (2)电子汇票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9年以来随着央行推广电子票据系统,加上电子票据系统与生俱来的安全性特点,参与电子汇票承兑业务的银行连年增长,电子汇票的交易笔数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统计,从2012年至2015年全国电子商业汇票交易笔数累计平均每年增长113%,交易金额平均每年增长165.6%,承兑笔数平均每年增长113%,承兑金额平均每年增长167%。其中贴现金额与转贴现金额在2014年以后迅猛增长,2015年两者金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48.3%和360%。

  2.票据融资额历年发展情况

  (1)票据承兑业务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自身发展较快

  近十年来,我国票据承兑业务快速增长,各家商业银行累计签发商业汇票从2005年末的4.45万亿元,猛增到2015年末的22.4万亿元,年均增幅高达18.05%。承兑汇票余额从2005年末的1.95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末的10.3万亿元,年均增幅达18.6%。

  从每年增速上看,2005-2012年累计签发商业汇票金额、承兑汇票余额均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其中2009年当年累计签发商业汇票增幅达到45.07%的阶段性高峰。其后从2013年开始,全国累计签发商业汇票的总量和票据承兑余额保持平稳,增幅出现大幅下滑。2015年当年累计签发商业汇票的增幅达到阶段性低点,仅为1.36%。当年票据承兑余额的增幅也仅为5.1%。

  各家商业银行票据承兑业务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高度相关,从中可以看出票据承兑业务同时受国家货币政策及实体经济波动的双重影响。

  (2)票据承兑业务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与短期信贷规模的差距不断扩大

  自2003年至2006年4月,票据融资爆发式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信用工具和短期融资方式,在这几年票据融资余额年均增幅超过30%,其中票据融资与短期贷款之比从8.2%快速提升至21%。随后央行于2006年4月底实施“窗口指导”,将票据融资余额纳入信贷控制规模之中。在这个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在有限的信贷规模下实现收益最大化,逐步将存量票据融资余额转化为短期贷款。在央行大力推动和发展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双重作用下,票据融资承受较大的挤出效应,从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票据融资额连年下降,票据融资与短期贷款比也降至2008年3月的9.7%左右。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票据融资规模保持低位运行,随着2008年四季度央行推出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刺激了商业银行通过开展商业票据的承兑与贴现等票据融资业务来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票据市场融资规模再次出现超常规发展。截至2009年9月5月,票据融资与短期贷款比已达到25.7%的历史高位。之后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央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等因素影响,票据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票据承兑量持续扩大,票据融资规模连年平稳小幅增长。同时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表内短期贷款业务的拓展,票据融资与短期贷款之比逐年下降至2014年4月的6%。

  2014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新形势,一方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的办理力度,充分发挥票据承兑业务在支持中小企业票据信用增级和融资支持两方面的重要作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实体对信贷的有效需求不足,兼之近来银行信贷风险在经历经济周期性波动后出现的快速集聚,各家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持谨慎态度,信贷投放量特别是满足对中小企业短期信贷需求的增长十分有限。这期间票据融资与短期贷款之比自2014年4月后逐步提升,截至2016年4月末已恢复到15%的水平,票据融资已然成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渠道。

  3.近三年来银行加大贴现力度,票据资产从表外快速返回表内

  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全国金融机构票据融资规模增长34785亿,余额达到53573亿,创历史最高水平,增幅达185%,占当年新增贷款比例为15%,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外特别是欧洲需求疲弱导致我国出口下滑,实体经济不景气,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不足。抑制房地产过度投资,以及“三降一去一补”等顺应供给侧改革措施的落地,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严峻考验,不良率大幅攀升。

  在商业银行表内信贷资产增长不足的双向夹击下,银行加大了票据贴现的力度,将票据资产向表内信贷转移。2005-2015年各家商业银行累计办理贴现业务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年均累计办理贴现业务增幅达到33.05%。

  从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公开数据看,承兑汇票贴现余额近年来大幅上升,且国有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余额增长较快,2014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当年增幅达41.44%,2015年当年增幅更高达76.53%。票据贴现占公司贷款的比重由2013年末的2.71%上升到2015年末的5.88%,增长了3.17个百分点,有力支持了表内信贷规模增长。

  近几年来,承兑汇票贴现力度加大,未贴现承兑汇票金额增量重心下移。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未贴现承兑汇票余额减少1286亿元,2015年未贴现承兑汇票余额减少达10566亿元,而在2016年仅前7个月就减少了12770亿元。

  4.商业票据由应收款融资逐步向预付款融资转变

  最初商业汇票的开票主体是上市公司、国企、央企等企业。这些企业在行业上具有较强的垄断地位,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同业相比,对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拥有较强的延期付款等议价能力。通过开具承兑汇票,可以帮助企业节约现金流和融资成本来完成购销合同的签订与交货。

  在这一时期商业汇票支付大都有实际贸易背景,票据到期可以通过票据真实贸易背景下的商品回笼款进行自偿。而随着短期融资券等融资工具的出现,这些企业依赖自己信用度较高的优势,逐步减少票据融资,而更偏向于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渠道以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处于行业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不但不具有延期付款的议价能力,反而在订购原材料时需要支付预付货款。因此中小微企业向银行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此时仅完成了购销合同的订立,商品尚未交货,发票也未产生。所以,现行商业汇票的用途已部分由原来贸易背景下的应收款工具转变为融资背景下的预付款工具。

  ■

  在市场经济结构化调整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票据承兑业务以其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双重特点,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支持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1.票据承兑业务为实体经济支付结算提供便利

  商业汇票本身作为一种支付结算工具,特别是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具有信用增级、延期支付和背书转让等优势,成功满足了供销企业间的短期资金支付需求。

  对于卖方而言,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货款支付方式可以获得延期支付,增加销售额,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好处。而另一方面买方通过使用票据支付货款,减少了对营运资金的占用,相对于贷款融资可以降低财务费用。因此,票据承兑业务既加快了市场上的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又有效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

  2.票据承兑业务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和低成本资金

  票据承兑业务是在满足实体经济结算需求中应运而生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演化出提供便捷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功能,既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又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根据央行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7月票据融资余额已突破5.36万亿,中小企业作为出票人的占三分之二以上,说明银行承兑汇票已成为中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工具。

  与股票、债券和信贷等融资方式相比,票据承兑业务具有操作流程简便、获取资金周期短等优势。企业通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一方面满足了支付的需要,降低了财务成本;另一方面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相对于银行贷款,具有低风险的业务特征,银行办理业务流程短、环节少、时间快、所需业务资料少、审批通过率高等便捷性,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承兑汇票贴现来快速实现短期融资需要。由于票据贴现利率一般低于同期贷款费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3.票据承兑业务成为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收益的重要工具

  票据承兑业务不仅给银行带来承兑手续费、贴现利息收入、转贴现利差收入、回购利率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还通过需要企业缴纳承兑保证金,成为银行主动增加存款的重要工具。此外商业银行还常将票据承兑业务作为调节信贷资产结构的蓄水池,在信贷规模紧张的时候通过转贴现、再贴现等手段,压缩票据承兑余额来挪腾信贷空间;而在表内信贷业务需求不足的时候,银行通过加大贴现、买入返售等工作力度增加贷款规模,同时通过加快票据在银行体系内流转,有助于提升票据业务在商业银行的收益贡献度。

  4.票据承兑业务改进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由于票据业务参与主体是微观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而票据业务本身又同时具备资金与信贷双重属性,故票据市场既是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交汇点,又是连接资金市场与信贷市场的桥梁。票据承兑业务一方面给微观实体经济提供了短期融资,另外一方面又给央行货币政策提供了调节空间。票据利率成为连接两个市场传导的重要媒介,具有价值发现的功能,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工具。

  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有利于促进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的落地执行,增强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同时,票据承兑业务的创新发展也促进了票据市场化的探索,“互联网+”、票据融资、票据交易将进一步呼唤全国性票据交易所的出现,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综合效能。

  ■

  任何业务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类风险的集聚,票据承兑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风险与问题也接踵而至。银行业票据承兑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屡禁不止,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机会对票据业务的诈骗活动层出不穷,都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给票据承兑业务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1、票据承兑业务发展不均衡

  虽然近年来票据承兑业务在全国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在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以及各省间的发展仍存在不均衡性。

  一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对票据承兑业务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2015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显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占全国贷款总额的45.7%,票据承兑余额占全国票据承兑余额的16.6%,票据承兑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仅为4.02%;而同期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城商行票据承兑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27.01%和22.54%。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大、客户资源多,如果对票据承兑业务不重视,既会影响全国票据承兑量的快速增长,又会导致票据贴现市场的资源紧缺,使票据承兑的结算和融资功能受到较大限制。

  二是部分省份票据承兑业务发生较慢。总体上看,票据承兑业务发生额与经济总量密切相关,如经济总量占全国36.77%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4个省份,票据承兑业务发生额占到了全国的40.94%。但也有个别经济发达省市票据承兑业务发展较慢,2015年票据承兑发生额占贷款的比重仅优于西藏和青海,远低于全国23.84%的平均水平,显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2、票据承兑业务体制机制待完善

  随着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和经营模式日趋多元化,票据市场现有的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服务职能、激励措施等都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需要,亟待改进和完善。

  一是投融资渠道的拓宽,使得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应运而生,并且呈现交易发散的特点。大量融资性票据的实际存在,当实体经济遭遇经济整体不景气、自身经营下滑或投资失败时,不能单纯依靠商品回笼款来进行自偿,就会造成承兑汇票垫款金额的急剧增加,形成单个客户的信用风险。

  二是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由持票生息逐步向持票生息与周转获利并重的转变,使得大量票据中介参与了票据交易获利,票据业务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和风险隔离。由于票据业务相对银行而言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较明显,必然会吸引各种票据掮客或票据中介的介入。这些票据中介是趋利而来,票据经营行为良莠不齐,动机不纯者时有出现。如果票据交易的流转环节增多,交易链条的加长会使得投机分子伪造假票据、假印章、假资料、假发票的机会增多,从而有可能导致票据案件的发生。

  此外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管理疏漏,对票据贴现业务先贴后查,逆向操作;对票据背书查看不仔细,背书不合法、不完整;对企业印鉴核验不认真;不按规定流程操作等,也会导致票据运营过程中风险管控难度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没有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使得票据交易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风险识别标准和议价、定价机制,票据交易的信息不够公开透明。一般情况下,纸质票据承兑的期限在6个月之内,电子票据承兑的期限在1年之内,基本能够满足一般实体经济的短期资金需求。但是如果利用票据承兑业务的便利性来进行长期投资或开展生产、经营周期较长的业务,将会形成期限错配,给企业资金周转造成一定的偿付困难。

  没有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企业只能通过建立自身的票据池来平摊期限,而不能通过票据市场交易来平抑期限错配风险。另一方面随着票据业务利差的缩小,商业银行更需要关注票据业务的利率风险,防止流动性陷阱。由于缺乏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票据贴现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变化较快,金融机构在进行贴现、转贴现时,可能更多地关注本行内部票据利率变化,难以掌握其他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波动和票据市场资金供给利率的即时变动信息。

  3、票据承兑存在道德风险与合规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近年来对基层经营机构利润考核压力的不断增大,基层行为片面完成信贷增长计划、利润考核计划、负责人履职能力考核等指标,有可能会通过非正常的方式扩大票据承兑业务规模,甚至主动与票据掮客或票据中介合作开展票据承兑或贴现业务,从而导致道德风险与合规风险的急剧增加,如票据空转等。

  票据空转是指企业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办理银票贴现→企业再将贴现资金作为保证金→继续开立承兑汇票。如此循环下去,这种缺乏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空转业务,会使得货币信贷规模成倍增加,票据风险在银行内部大量累积。随着银行业内部对票据业务自查的逐步开展,票据业务的道德风险与合规风险正在逐步显现。

  4、票据承兑的法律风险与监管风险

  目前我国票据法明文规定,票据承兑业务必须具备真实的贸易背景,不支持融资性票据的承兑、贴现和再贴现。当实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导致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为了套取银行资金,会利用票据中介等各种手段将融资性票据包装为贸易型票据,导致大量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进入银行系统,并流转入票据交易市场环节。随着各类票据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件增多,票据公示催告和司法冻结不断增加,各类法律风险导致的票据违约增多,给票据承兑业务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忽略的风险。

  近期,央行、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号文),进一步规范票据市场。该文是今年银行业接连爆出票据案件之后监管层首次发文,也是继银监会出台《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后半年内的第二份票据监管文件,表明了央行和监管部门对加强票据承兑业务监管的决心和力度。

  同时,银行业监管部门在近期陆续开展了“两加强,两遏制”的现场检查和交叉再查,要求之严格,涉及面之广也是前所未有,如检查发现票据承兑业务的不合规,相关银行将面临严重处罚。

  2012-2015年我国商业汇票发展状况

年份结算笔数(万笔)结算笔数增长率结算金额(万亿元)结算金额增长率平均单笔结算金额(万元)
2012年1533.33 - 16.06 - 104.74
2013年1630.67 6.35% 18.24 13.57% 111.86
2014年1842.14 12.97% 19.28 5.7% 104.66
2015年1905.71 3.45% 20.99 8.87% 110.14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历年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