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完成巨型IPO 首日微涨一分钱

  ⊙记者 高翔 ○编辑 陈羽

  邮储银行昨日正式在我国香港联交所以每手1000股H股挂牌交易。此番IPO,邮储银行共筹资576.27亿港元(约74亿美元),是继2014年阿里巴巴IPO后全球体量最大的IPO,也是2010年农行上市后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股IPO。

  首个交易日,邮储银行开盘报4.76港元,与发行价持平,盘中于4.76与4.77间反复震荡,最终报收4.77港元。

  给“干净的资产负债表”溢价

  邮储银行此次H股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1.6倍,最终以4.76港元定价。

  这个价格位于其招股价范围4.68-5.18港元的偏下限水平,但在上市仪式现场,邮储银行董事长、邮政集团总经理李国华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我们在香港市场的覆盖率是2.6倍,从近几年香港市场IPO的情况看,我认为还是非常理想的。”

  邮储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徐学明也表示:“我们的PB是1.2倍,而其他国有大型银行目前在香港的PB是0.7到0.8倍。”

  在国际配售部分,邮储银行此番获得了近5倍的超额认购,其中境外机构获配售13.6亿美元,占比超过55%,创近年来银行IPO获得海外订单规模之最。据了解,海外投资者包含美国威灵顿基金、索罗斯基金、德邵资本等。

  徐学明表示:“邮储银行之所以受到青睐,我想是因为有一张干净的资产负债表。截至6月底,邮储银行的不良率为0.78%,关注类贷款占比约1.5%,而中国银行业‘不良+关注’的平均水平已经是5.78%。”

  基石投资者此次也踊跃认购。上港集团(香港)、中船重工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诚通、长城资管旗下的长城环亚国际投资、海航资本等6家基石投资者共认购此次全球发售的76.77%,其阵容可谓是“海陆空”齐备。

  中国船舶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悦告诉记者:“此番投资邮储银行,自然有其财务投资前景的考量,但更多是考虑到未来多维度、多领域的业务合作。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都将与我们有深层次的合作。”

  在邮储银行此次总计发行的121.07亿股H股中,95%用于国际配售,其中仅有5%用于公开发售,超过75%以上配售给了基石投资者。谈及基石投资者的作用,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关于基石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孰优孰劣,我不能评论。市场有其运行规律,我们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基石投资者也许缩减了公开发售的规模,但也保证了IPO的持续流动性。如果没有基石投资者,也许很多公司要延后IPO。我不做评判,但我们会尽到监管的职责。”

  发展潜力尚未释放

  邮储银行有其迥异于四大行的特点,李国华将其概括为“三个远低于同业”:其一,截至6月底邮储银行的不良率为0.78%;其二,存贷比仅为39.6%,这被李国华解读为潜在成长价值大;其三,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是中国唯一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监管部门核准的采用“自营+代理”的银行,邮政集团的代理网点以邮储银行的名义向客户提供储蓄存款服务,邮储银行向邮政集团支付储蓄代理费。到今年一季末,来自代理网点的存款约占邮储银行个人存款总额的73.6%。

  9月7日,邮政集团和邮储银行签订了新的代理协议。2013年到2015年,邮储银行支付的储蓄代理费的实际综合费率分别为1.44%、1.43%、1.42%。

  尽管每年支付给邮政集团的储蓄代理费占到邮储银行营业支出的近45%,但通过这一模式邮储银行也拥有了国内最多的网点,节省了网点的运营成本和营销成本。

  徐学明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我行2015年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为1.94%,低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2.08%的平均水平。”

  在不良率显著低于同业的同时,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远高于其他国有大行。截至一季末,该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86.71%,显著高于其他国有大行154.73%的水平。

  去年12月,邮储银行引进了10家战略投资者,其阵容也是全明星级别的,当中还同时包含了蚂蚁金服和腾讯,这也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