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锻造之路 始于对自身缺点的理性认识


  《品格之路》  (美)戴维·布鲁克斯 著   胡小锐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8月出版

  ——读《品格之路》

  ⊙夏学杰

  好多人推崇春秋时期,因为那时的人有气节,虽然在孔子看来那时已经礼乐崩坏了,但孔子所崇尚的周礼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是看不到的。在史书中,后人能具体看到的只是春秋时期。从留下的史料看,春秋时期有些人的坚守虽迂腐得可笑,但他们的操守可亲可敬可爱。就拿沦为千古笑柄的“不鼓不成列”来说吧,宋襄公虽然战败,但他那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掷地有声,让人肃然起敬。虽说宋襄公也干过一些不义之事,但不能抹杀这次的风度,宁可站着死,也不趴着活!他最终也为这次坚守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他在此役中大腿受伤,并且最终没能医治过来。

  以上这些,是我在读《品格之路》时联想到的。美国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的这本书探讨高尚品格的培养路径。道德修养本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擅长并专注的领域。《礼记·大学》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被强调了两千多年。所以,看当今国外学人探讨道德品质,会有些沾沾自喜,并不时地回想对照。而实际上,布鲁克斯同样对西方的传统美德致以了崇高的敬意,可见世风日下,亦是古今中外的通病。

  拉比约瑟夫·索罗维奇在1965年出版的《有信仰的孤独人》中说,《创世纪》中对上帝造人有两种不同的描述,分别代表我们天性中彼此对立的两个面,他分别称作“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亚当一号”是外在的,倾向于建设、创造、生产、发现,追求显赫的地位和功成名就;“亚当二号”是内在的天性,希望拥有道德品质,有冷静的思维、坚定的是非观。布鲁克斯借用了这一说法,反复探讨“亚当一号”与“亚当二号”的权重与如何取舍。他认为,我们生活在有利于“亚当一号”的文化中,却忽略了培育“亚当二号”。

  “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也想为更远大的目标而奋斗。但是,由于缺少具体的道德标准,不清楚如何使内在生活更有意义,甚至不清楚如何培养品格,如何使思想更有深刻的内涵”,这个难题,也是戴维·布鲁克斯的困惑。他坦言,写这本书也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

  布鲁克斯首先介绍了一种古老的道德生态学,即“人性曲木说”。塞缪尔·约翰逊说:“幸福无法通过自省获得,只有借鉴他人的经验才能得到。”布鲁克斯认为,榜样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拥有同情心,同我们崇拜或热爱的楷模接触,能最有效地提高道德修养。布鲁克斯剖析了几位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鼓舞人心的领导者的品格之路,他们是: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弗朗西斯·帕金斯,用爱和善行去拯救世界的人间天使多萝西·戴伊,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组织者”乔治·马歇尔,为终结种族歧视奔走一生的斗士菲利普·伦道夫与贝亚德·拉斯廷,用手中的笔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把人生搬至更广阔舞台之上的思想者奥古斯丁,一生都在执着寻爱的女小说家乔治·艾略特。他们中有白人,也有黑人,有男性,亦有女性,有信教者,也有不信教者,有作家、思想家,亦有不爱好文学的。对这些已故的并取得非凡成就的榜样,作者没有将其神圣化,而是还原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生。虽然这些榜样之中“很多人都表现出了欲扬先抑的规律性:他们必先触及谦虚低调的谷底,然后才能达到高风亮节的巅峰”,布鲁克斯显然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见,他的笔曝光了这些榜样的人格缺陷及其极不光彩的历史。正因为他们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才演示出他们每个人心路成长的过程,即作者一直强调的“斗争”:人必须在通往品格之路上反复打磨,跟本能反应做各种斗争,才有可能成就品质人生。

  品质的打磨具有单调枯燥和长期性。1877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写了一篇题为“习惯”的短文,说如果希望过上体面的生活,就需要把你的神经系统变成你的盟友而非敌人,还需要认真培养某些习惯,使之成为一种本能。自我控制的一次疏忽,就有可能让此前的努力功亏一篑。人往上走难,堕落却很容易。昆德拉在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道:“一个不断要求‘出人头地’的人,应该料到总有一天会感到发晕。发晕是怎么回事?是害怕摔下去?但是,站在有结实的护栏的平台,我们怎么会还发晕呢?发晕,并不是害怕摔下去,而是另一回事。是我们身下那片空虚里发出的声音,它在引诱我们,迷惑我们:是往下跳的渴望,我们往往为之而后怕,拼命去抗拒这种渴望。”就连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的前半生亦不能免俗,布鲁克斯指出,奥古斯丁的“人生仿佛走钢丝,一边是他害怕为之奉献的宗教生活,另一边则是他深感厌恶却不愿放弃的尘世生活。”对此,奥古斯丁的对策就是一个“拖”字,让我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吧,但不是现在。奥古斯丁认为,世界如此复杂,命运如此不确定,你不可能有效地控制他人或环境,即便自身的命运你也不可能全权做主。布鲁克斯倾向于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与自身缺点的斗争绝不可能孤军作战,我们无法单凭自身努力就实现自我掌控这个目标。个人的意愿、理性、同情心与品格,并不足以长期压制自私、骄傲、贪婪与自欺的缺点,所有人都需要向外界求助,得到包括家人、朋友、先人、规则、传统、制度、典范以及信仰的帮助。

  什么样的品行才算得上高尚,什么样的追求路径才正确,这些问题是给不了答案的。时代不同,价值体系就会不同,时代的价值体系与人性又有矛盾与冲突,作者亦不过是勉为其难地探讨一下而已。布鲁克斯主张以道德现实主义为基础构建起道德生态,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诸多人生难题。他在书的末尾总结了培养优秀品格的15条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分别是生活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神圣;漫长的品质之路始于我们对自己天性的准确把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到我们都是有瑕疵的;尽管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与自身缺点斗争时,谦虚是最重要的美德,等等。

  对美国当下道德标准的下滑,布鲁克斯表达了深深的忧思,称这是漠视道德难题的时代。我想,本书亦是为此有感而发。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调查,1966年,80%的新生迫切希望建立有意义的人生观,而今天有同样追求的大一新生已不足40%;1966年,42%的新生说拥有大量财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目标,到1990年,74%的大一新生抱有这样的想法。当下,美国曾被道德斗争占据的心理空间逐渐被以取得成功为目标的斗争所占据,道德主义被功利主义替代。

  其实,我国也是如此,如今国人以空前高涨的热情追逐成功和财富。在近几十年的社会转型中,从乡土社会到市民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们从熟人社会走出置身于陌生人社会,做事变得无顾忌,唯利是图。媒体曾报道这样一件事:有两个叔侄关系的小包工头在给工人送工钱途中遭遇车祸身亡,他们家人替这两人一分不少地偿还了工人的工资,一时间媒体高度赞扬这一家人为“信义叔侄”。如果说亲人去世了,继承人继承其财产天经地义,那么亲人去世了,继承人为其偿还欠下的债务,也应是分内之事。以此来看,家属为他们还工人的工钱,也是应该的。正如一位网友留言道:国人需要守诚信的人来感动,本身就是个大悲剧。当人们被拾金不昧,甚至被敬业而感动时,比如对不收红包不多开药的医生、对产品不掺杂使假的工厂都给予赞誉,恰恰折射出道德之滑落与不堪。这从媒体和公众一再为底线而呼吁就可见一斑。

  王国维说:“人生过处唯存悔。”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思想进步与处事修为很难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虽说中华民族从不缺少仁义之典范与传统,但也不能以宋襄公似的仁义为标杆或希望,能做到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足矣。假使每个人都能守住底线,或者每个人在大部分时间里能守住底线,那社会就已是相当和美了。“品格之路”,这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应有的思考。纪伯伦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