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用嘴加息” 何时休


  □李 翔

  不出意料,美联储11月2日的议息会议选择在货币政策上“按兵不动”。但相比与以往几次议息会议声明,美联储这次在措辞上有了“微妙变化”:明确肯定“就业增长已经稳定”,两年多来第一次明言“通胀自年初以来有所增长”,去掉了“通胀预期将在短期内维持低位”的表述,明确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理由、依据已经“持续加强”。

  在11月8日总统大选揭晓之前,美联储在利率问题上毅然维持现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下一届美国总统的产生,美联储能否走出被市场嘲笑为“用嘴加息”的模式 (即每次都通过市场的预期管理释放加息信号,但是并无实质性动作),开始实质性走上加息之路呢?对此,各方的观察家们不无疑问。无疑,从美国宏观经济的数据来看,加息的时机越来越成熟了。根据最新公布的美国10月的就业数据,虽然非农就业人口增加为16.1万,稍逊于预期,但是失业率已经降到了4.9%。10月平均小时工资的年化增长率也创下了2009年6月以来的新高,达到了2.8%。只是今年美国大选奇葩纷争,波诡云谲,两位候选人胶着的选情,让美联储不得不小心翼翼,进而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虽说12月美联储加息一次的概率现在已大为加大,但是笔者认为,根据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美国自身经济结构的问题,美联储“用嘴加息”的态势恐怕还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的单独调查显示,自从上周以来,希拉里·克林顿相对唐纳德·特朗普的领先优势在慢慢缩小。根据Reuters发表的民意调查结果,希拉里的支持率领先特朗普5%。但是随着FBI对希拉里的“邮件门”事件重启调查,有些民调中特朗普的支持率甚至反超了希拉里1%。美国选战呈现如此胶着的选情,不到最后一刻悬念就解不开,这在美国历史上可说是很罕见的。由《时代》杂志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发起的民调显示,82%的受访美国选民对今年的总统选举感到“厌恶”。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彼此互相“攻击”、指责,辩论成了对撕,且不断爆丑闻,不仅让一般美国群众大失所望,甚至连国务卿克里都看不下去了。在访问伦敦时被问及美国大选时,克里表示:“这次大选有时甚至超过了自己正常的理解范围,从未想象过总统大选辩论的关注点并不在实际问题上。”当美国现任国务卿在公开场合承认“今年的总统大选影响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多次让人感到十分尴尬”的时候,我们不难推测,不管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最终在这次大选中胜出,入主白宫,美国的政治形势对市场的扰动和冲击都不会停止。

  在很大程度上,今年美国大选的乱象,折射出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一系列刺激和救市政策后导致的美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各个阶层利益冲突和矛盾加剧的现实。作为美国货币政策制定者和要为美国经济保驾护航的美联储,眼下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就不仅仅是一个就业市场的数据了。不论是美国联邦政府居高不下的负债水平,还是潜在医保养老的巨大黑洞,抑或动荡不已的国际市场环境,面对毅然执行负利率的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对美联储而言,正式启动实质性的加息路径而不是“用嘴加息”,依然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决定。退一步来说,就算12月美联储真宣布加息,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后续的加息行为不可能紧密跟上,美联储必然会再度观望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评估市场和美国经济对于加息行为本身的反应,以求为下一阶段的政策提供较为全面的指引。

  谁也无法估计,如果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当选,会增加多少“政策的不确定性”,对美国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水平走向“是福还是祸”,这自然大大增加美联储的决策难度,很有可能为此将加息推迟到明年。

  美联储一天不启动实质性的加息路径,留给我国经济转圜的时间就多了一分。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上月,长期的心理价位6.8被击穿之后,人民币兑美元迎来了一波迅速的贬值。美联储如果启动实质性加息行为,那无疑会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压力。实际上,随着美国大选情况的反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正在迎来一波修复性反弹。当国际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逐渐意识到美联储“用嘴加息”还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会相应得到缓解。

  但是,影响事物变化的外部因素只是一方面,而内部因素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无论怎么说,美联储只是延后加息,而不是最终取消。我国得抓紧这短暂的时间窗口加快推动内部因素的改革。10月以来,从中央部署的各个相关部委的联合行动,到各地方政府调控房地产的行为表明,化解资产泡沫和过高的杠杆负债水平已刻不容缓。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给我们调整内部提供了额外的时间,但是这种借来的时间,终归操之于人。理顺内部的经济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来推动。

  (作者系英国约克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教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